[发明专利]一种竖井正洞立体交叉处辅助开挖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98109.7 | 申请日: | 2018-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自静;王圣涛;叶伦;胡柱奎;缪璇;李东;陈志辉;王安会;张俊儒;王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E21D11/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立体交叉 辅助 开挖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正洞立体交叉处辅助开挖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在竖井向下施工至横通道顶部下方时,向横通道顶部施作管棚进行预加固;横通道开挖时,在横通道拱部钻注浆孔,在注浆孔内施作注浆管道并注入浆液形成第一加固圈;在横通道进入正洞前,在正洞拱部施作管棚;在正洞开挖时,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方式在隧道拱部施工第二加固圈。本发明辅助开挖方法注浆加固范围大(拱部以上5m),能有效预防富水地层暗挖施工中不良地质灾害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暗挖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井正洞立体交叉处辅助开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暗挖隧道需穿越富水层时,尤其是隧道拱顶上方存在较厚的富水层,经常会出现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在富水泥质粉砂岩地层竖井与正洞立体交叉处暗挖施工,该处施工工序复杂,一旦出现上述地质灾害,地下水携带大量泥沙喷涌而出,将严重影响隧道施工进度与安全。
因此,如何预防富水地层竖井正洞立体交叉处暗挖施工出现地质灾害,保证正洞安全施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井正洞立体交叉处辅助开挖施工方法,以有效预防在富水地层暗挖施工导致的突水突泥。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竖井正洞立体交叉处辅助开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在竖井向下施工至横通道顶部下方时,向横通道顶部施作管棚进行预加固;
横通道开挖时,在横通道拱部钻注浆孔,在注浆孔内施作注浆管道并注入浆液形成第一加固圈;
在横通道进入正洞前,在正洞拱部施作管棚;
在正洞开挖时,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方式在横通道拱部施工第二加固圈。
优选地,所述在竖井向下施工至横通道顶部下方时,向横通道顶部施作管棚进行预加固,包括:
在所述竖井向下施工至横通道顶部下方2m位置时,向横通道顶部施作管棚进行预加固,管棚的外插角为1°~3°,管棚的环向间距为0.4m。
优选地,所述横通道开挖时,在横通道拱部钻注浆孔,在注浆孔内施作注浆管道并注入浆液形成第一加固圈,包括:
在进行横通道上台阶开挖时,沿横通道拱部150°钻注浆孔;
在注浆孔内插入注浆管,向注浆管内注入水泥-水玻璃浆液;
注浆完成后形成所述第一加固圈。
优选地,所述注浆孔包括中心孔和环孔,中心孔布置在横通道中心位置处,以中心孔为圆心的同心圆边作为同心环,环孔布置在同心环上。
优选地,所述在横通道进入正洞前,在正洞拱部施作管棚,包括:
在横通道进入正洞前,以正洞中心为圆心,正洞拱部作为圆弧,在圆弧两端与圆心连线形成的圆心角为150°范围内的正洞拱部施作管棚,其中管棚的外插角为1°~3°,管棚的环向间距为0.4m。
优选地,所述正洞拱部中心点位置与所述圆心的连线为所述圆心角的角平分线。
优选地,在向所述注浆孔注浆时,包括:
自外环上的注浆孔向内环上的注浆孔依次注浆,同一环上的注浆孔间隔注浆。
优选地,所述注浆孔注浆时采用后退式注浆。
优选地,所述浆液的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07,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0.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8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