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载ATC系统测试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8048.4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1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赫;付观华;赵红;来瑞珉;肖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瑞东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设备 车载ATC系统 真实环境 测试 调试 应答器天线 测试设备 对外接口 发送信号 接口测试 雷达信号 脉冲信号 模拟仿真 设备上线 通信机制 应答器 板卡 行车 场景 监测 灵活 | ||
本发明属于车载ATC系统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车载ATC系统测试的装置,包括平台、功能模块和对外接口设备,本发明为车载设备的测试提供了一套灵活、便捷的测试设备环境,可模拟真实行车的场景,提供了多种接口测试,应答器预发功能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中应答器天线在监测到车辆处于特定范围的情况下就开始发送信号的功能、脉冲信号、雷达信号等前沿的车载设备通信机制的模拟仿真。使车载设备可在实验室无其他真实环境、设备的前提下完成设备上线前的调试工作。同时本发明具备通用性,也可对其他类似于车载设备的板卡、接口等进行调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ATC系统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车载ATC系统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ATC系统与外部其他设备通信通过信号脉冲、CAN口通信、422/485串口通信、232串口通信、MVB通信、以太网通信等方式。不同的通信方式对应着不同的设备功能。因此为了测试车载ATC系统各项功能需要多项设备配合完成。如:1:通过CAN卡、在工控机上安装CAN通信软件。由工控机发送CAN通信到被测对象的方式测试CAN通信。2:通过MVB盒、在工控机上安装MVB收发程序。由工控机发送MVB信息到被测对象的方式测试MVB通信。3:通过RSG设备、BTM天线、在工控机上安装RSG上位机的。由上位机触发应答器报文到RSG设备,通过BTM天线进行发送的方式测试应答器功能。4:通过脉冲发生器、专门搭建对应的电路测试IO量,速传信息。
车载ATC系统的测试往往需要多个功能同时运行测试。旧有的测试方式中CAN卡、MVB卡、脉冲发生器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且在实验室始终很难模拟动态运行等场景。导致车载ATC系统的集成测试步骤复杂。
在进行应答器功能测试的时候。旧有的测试需要搭建从工控机-RSG-BTM天线-应答器天线-车载的一套环境。环境搭建复杂且设备具有辐射需要专门操作环境及操作设备。同时应答器的测试需要模仿真实行车环境中列车由远及近接近应答器并由近及远远离应答器的情况,这就需要测试人员搬动且设备且几乎无法测试高速度等极限场景下的设备处理情况。
在进行CAN、MVB测试的时候。旧有的测试需要在工控机上安装专用的信息收发软件通过工控机的串口发送信息到专用的CAN、MVB信息发送设备再发往车载ATC设备,车载ATC设备返回信息也需要通过这一链路返回信息。旧有的测试由于是用专用上位机软件发送信息导致数据的变换与实际不符。不满足行车中数据的实时更新。不进测试步骤复杂且仅能测试通路无法测试实时性等情况。
对于IO测试。旧有的测试需要针对每个IO搭建独立的电路设备。并且需要在测试时控制多个电路来模拟行车时的驾驶台、列车信息等情况。操作复杂对测试人员要求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车载设备的测试调试困难重重。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ATC系统测试的装置,包括平台、功能模块和对外接口设备,
一、平台由主板、功能板和IO板三种类型的板卡组成;
主板是接口平台的核心,所有的功能板和IO板均是基于此板的扩展,受此板调配。
功能板:功能板通过接插件固定在主板上,为主板扩展对外和对内通信功能,包括RS232、CAN、RS422、RS485等,目前的功能板包括:
功能板-1:单板提供对外CAN总线接口和对外RS232接口;
功能板-2:单板提供对外RS422/RS485串行总线;
功能板-MF:单板提供电压/电流环采集接口、脉冲采集接口、差分信号接口、RS232接口;
IO板:IO板包括DO、DI、PO、MVB等板,用于实现具体接口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8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