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轨列车定位设备首尾冗余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7972.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建;郭飞;刘键;袁通;王清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B61L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瑞东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定位 设备 首尾 冗余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城轨列车定位设备首端车载ATP实用性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CBTC信号系统中,车辆的首尾两端分别安装一套BTM定位设备;
S2,车辆首尾两端的车载ATP设有交互通道;
S3,车辆首尾两端的车载ATP交互通道进行信息交互,交互的信息包括定位信息;
S4,利用交互信息,完成首尾两端时间同步和尾端定位,在首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根据下列情况确定是否使用尾端信息:
若交互的信息中,首尾两端的信息无差异或者差异在预先设定的阈值内,则首尾两端都无问题,在首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使用尾端信息;
若交互的信息中,首尾两端的信息有差异,且差异不在预先设定的阈值内,则尾端存在问题,在首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不可使用尾端信息;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尾端需要使用首端定位信息校正本端的位置,则尾端进行位置校正和安全包络收缩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1:尾端BTM天线经过应答器,此时尾端根据当前应答器校正位置,收缩位置不确定性为:校位固定误差;
情况2:首端BTM天线经过应答器,首端根据当前应答器校正位置,收缩位置不确定性为:校位固定误差;尾端根据首端发送的应答器信息和安全包络信息进行位置校正;如果校正后包络收缩则进行位置校正,调整当前位置不确定性为:校位固定误差+时间同步误差导致的包络扩大;否则不进行位置校正;
当首端设备故障且尾端设备正常时,首端直接使用尾端的定位和速度信息;
此时首端的位置不确定性为:校位固定误差+时间同步误差导致的包络误差+空转打滑导致的校位误差+未校位行驶距离的2%;
首端使用尾端速度进行监控限速时,增加由首尾传输延时导致的测速误差;首端使用尾端速度进行零速和停稳判断时,不增加由首尾传输延时导致的测速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城轨列车定位设备首端车载ATP实用性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定位信息的阈值是定位误差为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城轨列车定位设备首端车载ATP实用性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交互的信息还包括安全包络信息、道岔信息和时间同步信息;
安全包络信息包括置信位置、最大安全前端、最小安全前端、最大安全后端和最小安全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城轨列车定位设备首端车载ATP实用性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尾端车载ATP进行时间同步,通过互相交互时间同步信息来实现,尾端ATP预先配置时间发送校时请求,尾端收到校时请求帧后,在相应帧中发送回复时间同步信息;尾端通过回复的时间同步信息来计算两个时钟的偏移,从而进行校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城轨列车定位设备首端车载ATP实用性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交互的时间同步信息如下表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城轨列车定位设备首端车载ATP实用性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首端设备故障时,首端ATP使用尾端定位,如果安全包络扩大超过允许阈值,则ATP输出紧急制动;
在首尾端经过时间同步的前提下,对于收到的任意一帧信息,首端均可以获得尾端的测量时间,进而计算通信帧的传输延时,利用传输延时计算定位及速度信息的误差;
设车辆的极限加速度为amin和amax,极限速度为vmin和vmax,传输延迟为t,
首端ATP收到传输延迟t之前的尾端ATP定位信息s,在最不利情况下,车辆以极限速度运动,则由传输延迟t造成的定位误差为[vmint,vmax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79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