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血降脂扩冠扩血管活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7957.6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茹;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16;A61P9/10;A61P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冠 制备 活血降脂 血管 冠心病 桃仁 当归 病理特性 活血化瘀 临床症状 乳香 白蔻仁 降血脂 延胡索 丹参 赤芍 川芎 桂枝 理气 配伍 青皮 通络 香附 中草药 生地 红花 缓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血降脂扩冠扩血管活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活心颗粒及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延胡索10~15g、桃仁10~15g、红花10~15g、川芎10~15g、赤芍10~15g、丹参15~20g、当归12~18g、生地10~15g、青皮10~15g、香附10~15g、乳香3~8g、桂枝10~15g、白蔻仁3~8g;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活心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依据冠心病的病理特性,从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入手,选择中草药合理配伍,而提供一种药效好、副作用少的活心颗粒,可发挥降血脂、扩冠、扩血管的作用,从而缓解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血降脂扩冠扩血管活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病变而引起的心脏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第一个分支,供给心脏血液。如果发生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即产生冠状循环障碍,使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则引起心脏病变,通常症状有心绞痛和心悸梗塞。心绞痛是心脏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却氧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其特点为阵发性前胸压窄或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到前胸左上肢,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亚硝酸盐制剂后消失;心悸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色加快、血清酶活动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等表现。以上两种症状都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病变,所以治疗冠心病应注重活血化瘀、调整软化冠状动脉的硬化和清除管腔狭窄及闭塞。
冠心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有资料表明,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1倍。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同样心肌梗塞的危险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虽在中年以后发病,但冠状动脉的病变也可起源于童年时代,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发病的比例约为2∶1。
冠心病气滞血瘀之时,症多见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常伴有胸闷,经久不愈,可因暴怒而症候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多见瘀斑,舌下可见络脉瘀曲,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且近年的心血管疾病中,大部分患者皆有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大的合并情况,使用目前的药物治疗,需各种药物治疗方奏效,且各种副作用矛盾重重。
为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目前急需一种降血脂、扩冠、扩血管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发挥降血脂、扩冠、扩血管的作用,从而缓解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活血降脂扩冠扩血管活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活血降脂扩冠扩血管活心颗粒,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延胡索10~15份、桃仁10~15份、红花10~15份、川芎10~15份、赤芍10~15份、丹参15~20份、当归12~18份、生地10~15份、青皮10~15份、香附10~15份、乳香3~8份、桂枝10~15份、白蔻仁3~8份。
为了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血降脂扩冠扩血管活心颗粒,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延胡索10~12份、桃仁10~12份、红花10~12份、川芎10~12份、赤芍10~12份、丹参15~17份、当归12~14份、生地10~12份、青皮10~12份、香附10~12份、乳香3~5份、桂枝10~12份、白蔻仁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7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