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抑菌活性的配合物Er(PANH)3、合成方法及作为腐皮镰刀菌抑菌剂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97903.X | 申请日: | 2018-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狄燕清;周春生;崔孝炜;刘永亮;陈凤英;邸友莹;乔成芳;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洛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C251/76 | 分类号: | C07C251/76;C07C249/16;A01N37/5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2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物 抑菌活性 扭转角 腐皮镰刀菌 稀土配合物 抑菌剂 合成 晶体结构数据 活性配合物 晶胞参数 四方晶系 协同效应 空间群 稀土盐 抑菌性 配体 抑菌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抑菌活性的配合物Er(PANH)3,配合物Er(PANH)3的分子式为:C49H32N14O12Er,晶体结构数据如下: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晶胞参数a=0.3067(15)nm,b=0.3067(15)nm,c=0.1917(10)nm,α=90°,β=90°,γ=90°,V=0.018041(16)nm3,Z=1,Dc(g·cm‑3)=0.797;N(7)‑Er(1)‑N(4)扭转角为117.4(10)°,N(1)‑Er(1)‑N(4)扭转角为120.3(9)°,N(7)‑Er(1)‑N(1)扭转角为122.2(9)°。本发明的具有活性配合物Er(PANH)3,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性由于稀土盐与配体的协同效应,优势互补使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增强。该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艺简单、成本低廉、化学组分易于控制、重复性好并产量高等优点。该配合物作为腐皮镰刀菌抑菌剂的应用,抑菌率高,且配合物本身毒性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配合物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抑菌活性的配合物Er(PANH)3、合成方法及作为腐皮镰刀菌抑菌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以丹参为有效成分的丹参滴丸现已成为国内心血管市场上的主导品牌之一,并畅销欧美市场。然而枯萎病和根腐病是丹参生长过程中的最大危害。目前,针对丹参枯萎病多采用灌根法施药,需水量较大,工作强度高,到植株生长后期施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化学防治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
酰腙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强的配位能力和多样的配位方式,在农药、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稀土是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元素,对农作物具有助长和抗病效应,并能通过其抑杀菌及防腐、防霉作用使农作物增强对不良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一些植物病害的抵抗能力。研究发现,酰腙的代谢产物均系低毒或无毒。2001年Easmon等报道了二环类腙、1-甲基-2-苯并咪唑腙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2003年,何水样等报道了水杨醛水杨酰腙及其配合物对辣椒疫霉菌、棉花枯萎病菌和烟草赤星菌等均有较大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属于低毒性物质,比许多有机合成药物或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毒性低,通过口服或外用稀土配合物未发现在体内积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有抑菌活性的配合物Er(PANH)3、合成方法及作为腐皮镰刀菌抑菌剂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有抑菌活性的配合物Er(PANH)3,配合物Er(PANH)3的分子式为:C49H32N14O12Er,晶体结构数据如下: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晶胞参数a=0.3067(15)nm,b=0.3067(15)nm,c=0.1917(10)nm,α=90°,β=90°,γ=90°,V=0.018041(16)nm3,Z=1,Dc=0.797g·cm-3;
N(7)-Er(1)-N(4)的扭转角为117.4(10)°,N(1)-Er(1)-N(4)的扭转角为120.3(9)°,N(7)-Er(1)-N(1)的扭转角为122.2(9)°;
其中:PANH为2-羰基丙酸-4-硝基苯甲酰腙。
进一步的,Er(PANH)3是九配位单核配合物,每个Er(III)与来自3个PANH的3个N原子、6个O原子配位,Er(III)处于三帽三角棱柱体中。
一种的有抑菌活性的配合物Er(PANH)3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洛学院,未经商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7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