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中心化的交通监测边缘节点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97211.5 | 申请日: | 2018-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8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惠强;吕宁;裴庆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张捷 |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交通 监测 边缘 节点 数据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中心化的交通检测边缘节点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源节点及其对应的若干第一邻近节点;对所述源节点内的交通状况进行监测,得到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向所述第一邻近节点发送更新数据;所述第一邻近节点对所述更新数据进行处理以完成数据同步。本发明的数据同步方法降低了云服务器的压力,提高了数据获取的速度和质量,并且由于边缘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使交通参与者一次便可以获取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为制定合理的行进路线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中心化的交通检测边缘节点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汽车数量的骤增,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如私人交通工具泛滥直接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塞、交通事故增多、公共交通衰落等。这些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各大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可以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的分流措施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为驾驶员的路径选择提供预警信息,从而降低城市交通拥塞的程度。
目前车辆一般从云服务器获取交通信息,且只能获取部分路段的交通信息,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和司机的路径选择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且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现有的相关技术并不能完全高效地处理网络边缘设备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边缘计算应运而生。通过部署边缘计算服务器,既可以完成部分计算,提供服务,还能减轻云服务器的压力,提升用户的服务质量。但是每个边缘节点只能监测某个范围内的交通状况,为了实现对整个城市交通状况的监测,应将边缘节点中的数据进行同步,使得每个边缘节点中都拥有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数据。
目前主要的数据同步方式有基于Oracle只读实体化视图的数据异步更新机制,实体化视图是在一瞬间截取的目标主体的完整或部分副本,实体化视图可以提供对源自主体站点的表数据的只读访问,即只读实体化视图。应用程序可以从只读实体化视图中查询数据,无论网络是否可用都不必通过网络访问主体。不过,系统范围内的应用程序必须访问主体站点上的数据才能执行数据操纵语言(DML)进行更改。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点,在更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冲突,需要进行冲突检测和解决,这会增加程序的复杂度和系统开销;Oracle的只读实体化视图本身只支持异步数据更新所以该系统不能满足实时数据传输的需要;对网络和数据库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都会崩溃。
此外还有一种SQLSERVER(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ERVER,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同步模型,SQL SEVRER主要采用出版者/订阅者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同步,出版服务器保存源数据,有更新时发表数据,并把更新数据复制到分发服务器,分发服务器负责接收数据更改并将其分发给订阅服务器,其中,根据复制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快照复制和事务复制;但是这种技术在层次结构拓扑的事务性发布中,完全依赖于中心节点(发布者服务器),事务的分发都由此中心节点负责,极大的影响了系统的性能;在对等拓扑的事务性发布中,每次只能在一个节点更新,各节点间不可同时更新,数据同步的适时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交通检测边缘节点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交通监测边缘节点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源节点及其对应的若干第一邻近节点;
对所述源节点内的交通状况进行监测,得到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向所述第一邻近节点发送更新数据;
所述第一邻近节点对所述更新数据进行处理以完成数据同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邻近节点对所述更新数据进行处理以完成数据同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7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