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6301.2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林志雄;张艺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10 | 分类号: | C08L51/10;C08K5/103;C08F292/00;C08F220/04;C08L23/12;C08L67/02;C08L23/06;C08L77/02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立民;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式氯化镁 三硬脂酸甘油酯 晶须表面 丁烯酸 晶须 氯化镁晶须 改性碱 制备 不饱和聚合物 甘油酯组成 核壳型填料 化学键合 接枝反应 共聚 包覆 改性 双键 羧基 桥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及制备方法,由反‑2‑丁烯酸改性的碱式氯化镁晶须和三硬佛酸甘油酯组成。反‑2‑丁烯酸一端是羧基,可与碱式氯化镁晶须表面发生化学键合,生成丁烯酸盐结合在碱式氯化镁晶须表面;另一端带有双键,可与不饱和聚合物发生共聚或接枝反应。因此,可利用它的“桥梁”作用将碱式氯化镁晶须和三硬脂酸甘油酯连接起来,使三硬脂酸甘油酯牢固地包覆在碱式氯化镁晶须表面,形成碱式氯化镁晶须为核,三硬脂酸甘油酯为核的核壳型填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碱式氯化镁晶须作为一种常用的晶须类填料,是一种改性聚烯烃的重要填料,碱式氯化镁晶须改性聚合物是近年来新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热门化学改性技术。
本技术方案的合成了一种新的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用它改性聚烯烃可以获取比较优异的物理性能,相关文献并未见于报道,这大大扩展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应用领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改性聚烯烃的物理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由反-2-丁烯酸改性的碱式氯化镁晶须和三硬佛酸甘油酯组成。
一种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聚:
(1)称取一定量的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异丙醇、引发剂、反-2-丁烯酸,将它们加入至反应器皿中,30-50℃反应2-4h,将反应所得产物过滤,干燥后,得反-2-丁烯酸表面修饰后的碱式氯化镁晶须;
(2)将反-2-丁烯酸表面修饰后的碱式氯化镁晶须、三硬脂酸甘油酯按照设定的质量比加入至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既得产物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
步骤(1)中的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异丙醇、引发剂、反-2-丁烯酸的质量比为(30-50):(200-240):(1-3):(2-6)。
步骤(1)中的引发剂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且质量比是1:1。
所述干燥为置于0-90℃真空干燥箱中3-5h。
步骤(2)的反-2-丁烯酸表面修饰后的碱式氯化镁晶须、三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比为(60-80):(4-8)。
步骤(2)的挤出机包括顺次排布的六个温度区,一区温度140~160℃,二区温度180~230℃,三区温度180~230℃,四区温度180~230℃,五区温度180~230℃,六区温度180~230℃,机头温度180~230℃;螺杆转速180~26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反-2-丁烯酸一端是羧基,可与碱式氯化镁晶须表面发生化学键合,生成丁烯酸盐结合在碱式氯化镁晶须表面;另一端带有双键,可与不饱和聚合物发生共聚或接枝反应。因此,可利用它的“桥梁”作用将碱式氯化镁晶须和三硬脂酸甘油酯连接起来,使三硬脂酸甘油酯牢固地包覆在碱式氯化镁晶须表面,形成碱式氯化镁晶须为核,三硬脂酸甘油酯为核的核壳型填料。
由于三硬脂酸甘油酯与PA6的相容性很好,所以很好地解决了碱式氯化镁晶须与PA6的相容性问题,这种核壳型填料能让碱式氯化镁晶须更均匀地分散在PA6基体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一种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由反-2-丁烯酸改性的碱式氯化镁晶须和三硬佛酸甘油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6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