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V-A6病毒毒种及其人用灭活疫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6292.7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9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马绍辉;刘红波;张名;张捷;赵义林;张海浩;杨昭庆;黄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9/12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马汝兰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活疫苗 毒种 人用 病毒 柯萨奇病毒A 保藏 动物实验 灭活纯化 氢氧化铝 疫苗制品 免疫原 抗原 分类 | ||
本发明公开一种CV‑A6病毒毒种及其人用灭活疫苗;毒种的分类命名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217,所制成的人用CV‑A6灭活疫苗的组成为:CV‑A6灭活纯化抗原100μg/ml,氢氧化铝1mg/ml。经动物实验该疫苗制品具有良好的免疫原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V-A6病毒毒种及其人用灭活疫苗。
背景技术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在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流行规模和威胁影响日益增加,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疾病对儿童群体的危害日益加重的过程。迄今为止,在我国的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该病自2008年被列为丙类传染病以来,已经于2009年即成为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之首,总体病死率约为0.05%。该传染病的防控,尤其在儿童群体中的防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CV-A6(柯萨奇病毒A组6型)感染引起HFMD爆发或流行的趋势不断增加,有些地区已成为除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CV-A16以外的主要HFMD的病原体,并且与多种其它肠道病毒包括EV-A71与CV-A16出现交替循环、混合感染的现象。这凸显了控制HFMD流行的艰巨性。
目前国内外除EV-A71疫苗外,尚无其它的特效药物治疗HFMD,而疫苗是其主要预防手段。自2008年我国HFMD大流行后,HFMD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的疾病负担,疫苗成为控制疾病的急需品种,历经七年的研发工作后,EV71疫苗获得批准用于手足口病的防治。为解决EV71疫苗难以控制CV-A16及CV-A6等其它肠道病毒引起HFMD的流行,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EV-A71疫苗公众接受和质疑问题,提出研发以EV-A71、CV-A16为核心,增加CV-A6等肠道病毒为主要成分的联合HFMD疫苗的必要性。目前CV-A16疫苗正在研发中,对CV-A6疫苗的研发尚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所述缺陷,提供一种CV-A6病毒毒种及其筛选方法,以及以CV-A6病毒毒种制备的安全有效的人用CV-A6灭活疫苗。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CV-A6病毒毒种,其分类命名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217, 该病毒毒种取名为YNKA1205;所述CV-A6病毒的毒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离CV-A6病毒株
取手足口病重症儿童病人粪便1g加5ml生理盐水,悬浮3000xg离心30min,上清液经无菌过滤后,接种于RD细胞(即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3-5天病变后,继续在RD细胞传代3代,并经RT-PCR和测序获得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该病毒株的基因型为D3,与目前中国流行株的CV-A6的基因型一致;
(2)毒株病毒在KMB17细胞上的适应
挑选已长成致密单层的P28代KMB17细胞,弃旧培养液(指MEM),用PBS溶液清洗细胞表面,加入0.125% 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待轻拍细胞瓶,细胞从瓶壁流沙样滑下,加入细胞培养液,按2×105细胞/瓶接种小方瓶,37℃培养3~4天后,将步骤(1)所得CV-A6病毒200μl接种于细胞面,37℃吸附1小时,随后加入不含小牛血清的MEM细胞维持液,37℃培养并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病毒达90%收获病毒,冻存备用;
(3)病毒毒株的克隆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6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