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鲳稚幼鱼衔接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6193.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3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士明;高权新;王磊;岳彦峰;施兆鸿;王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苗种 稚幼鱼 移出 移入 培育装置 水泵连接 潜水泵 连接通道 衔接 低损伤 输出端 换池 稚鱼 成活率 返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鲳稚幼鱼衔接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苗种移出池和苗种移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种移出池和苗种移入池之间通过连接通道相连,所述苗种移入池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与水泵连接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水泵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返回到所述苗种移出池。本发明能够低损伤地对银鲳稚鱼进行换池操作,有效提高银鲳稚幼鱼阶段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鲳稚幼鱼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银鲳稚幼鱼衔接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银鲳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自本世纪初,鉴于自然海域银鲳种质资源的日趋衰退及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科研人员逐步开始了银鲳人工繁育及养殖的研发工作。近些年来,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人员已率先成功实现了银鲳的全人工繁育与养殖,在银鲳种质资源与遗传特性、繁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养殖生态学、营养学以及全人工繁育及养殖配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开发了银鲳工厂化、池塘及网箱的多种养殖模式及配套技术方法,实现了我国鲳属鱼类养殖零的突破。
目前,制约银鲳人工繁育及养殖规模化推广的主要技术瓶颈有两个:一是前期苗种培育阶段出苗率偏低,二是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人工养殖技术尚有待进一步优化。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银鲳人工育苗成活率,将有助于加速银鲳养殖产业的兴起,因此,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银鲳早期苗种培育装置及配套技术。
在常规的鱼类前期苗种培育过程中,在苗种培育的中后期,即稚幼鱼阶段,由于池底饵料生物及其苗种排泄物的长期堆积,水质条件会越来越差,此时的应对措施大多采用:一是虹吸操作,清除池底污物,二是进行直接倒池(换池)。前一种方法往往导致池底长期堆积所形成的一层生物膜破损,池底污物弥散,最终反而导致苗池中水质更为恶劣,严重影响出苗率;后一种方法则往往由于人为操作移苗导致苗种受损(早期苗种非常脆弱),最终导致出苗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鲳稚幼鱼衔接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低损伤地对银鲳稚鱼进行换池操作,有效提高银鲳稚幼鱼阶段的成活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银鲳稚幼鱼衔接培育装置,包括苗种移出池和苗种移入池,所述苗种移出池和苗种移入池之间通过连接通道相连,所述苗种移入池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与水泵连接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水泵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返回到所述苗种移出池。
所述苗种移出池和苗种移入池的深度均大于1.5米。
所述连接通道在苗种移入池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弯头,所述连接通道的出水方向与苗种移入池水体的水平面成30度角。
所述水泵连接管道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出口段,过渡段和U型管段,所述出口段的一端与潜水泵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过渡段的一端相连,所述过渡段的另一端返回至所述苗种移出池中并与U型管段相连,所述U型管段的出水口朝向苗种移出池的水面。
所述U型管段的出水口的位置低于苗种移出池与连接通道的接口。
所述潜水泵位于所述连接通道出水口的对面。
所述潜水泵外设置有双层阻流笼,所述双层阻流笼由不锈钢支架和双层80目筛绢网组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银鲳稚幼鱼衔接培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准备移池的前一周,往所述苗种移入池内注入新鲜海水,并将苗种移入池的水位控制在刚接触到所述连接通道出水口的高度,充气增氧,将苗种移出池的水位与苗种移入池的水位保持在相同的高度;
(2)在准备移池的前一天,采用与苗种移出池相同的投喂方式,往苗种移入池投放饵料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6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苗培育方法
- 下一篇:墨瑞鳕养殖系统及墨瑞鳕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