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苏氨酸脱水酶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5647.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岷;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70;B82Y40/00;C09K11/56;B82Y20/00;G01N21/31;G01N21/64;C12P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苏氨酸 脱水酶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苏氨酸脱水酶及其应用。由海洋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273中获得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中所示。所述苏氨酸脱水酶具有在体外催化半胱氨酸生成硫化氢的能力,同时苏氨酸脱水酶还具有以单酶体系催化半胱氨酸和氯化镉生成硫化镉纳米粒子的能力。利用本发明获得的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以及较高的荧光强度和荧光稳定性,可作为新型荧光探针应用于光电、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苏氨酸脱水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结构粒子在电学、光学、磁性和力学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特性。其中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由于在电子、光学、光电设备以及生物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1]。现有的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多为化学法和物理法,如液相化学反应、水热生长法、高压处理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2]。现行方法存在能耗大、环境损害大、操作复杂等缺陷,利用生物合成法制备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具有能耗小、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先前报道中引入生物因素的制备方法多限于在以Na2S等为前体的合成过程中利用生物分子控制纳米粒子的结构[3-6],操作较为复杂,且对纳米粒子大小的控制能力较弱。
参考文献:
[1]黄雪琼,孔龙,黄寿强,et al.金属硫化物纳米吸附剂[J].化学进展,2017,29(01):83-92.
[2]Lai CH,Lu MY and Chen LJ.Metal sulfide nanostructures:synthesis,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J].Journal OfMaterials Chemistry,2012,22(1):19-30.
[3]Mao CB,Flynn CE,Hayhurst A,et al.Viral assembly of orientedquantum dot nanowire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3,100(12):6946-6951.
[4]Flynn CE,Mao CB,Hayhurst A,et al.Synthesis and organization ofnanoscale II-VI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using evolved peptide specificity andviral capsid assembly[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03,13(10):2414-2421.
[5]Zhou ZY,Bedwell GJ,Li R,et al.Formation mechanism of chalcogenidenanocrystals confined insid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virus-like particles[J].Scientific Reports,2014,4:6.
[6]Dunleavy R,Lu L,Kiely CJ,et al.Single-enzyme biomineralization ofcadmium sulfide nanocrystals with controlled optical propertie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2016,113(19):527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苏氨酸脱水酶及其在硫化镉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5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