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5383.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沈献萍;陈军;张路;陈燕;张博红;张继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妙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C1/02;D06M13/224;D06M16/00;D06M11/42;D06M11/65;D06M15/507;D06M15/59;D06M15/227;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60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纤维 纺纱 方法 | ||
1.一种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纤维制备,将桑皮机械捶打后除杂,使用8~10g/L的茶皂素在温度为60~70℃范围内处理2.5~3.5h,浴比1:15~1:12,对处理后的桑皮发酵并清洗,经过抗菌处理后得到抗菌纤维;
原料混合,将兔毛、羊毛以及抗菌纤维混合,所述兔毛、羊毛、人造毛以及抗菌纤维的质量份数分别为:5~10份、20~35份、15~20份和20~25份,将四种原料混合后喷湿并加入毛油后贮存得毛料混合物;
混条,将所述毛料混合物进行混条处理,得到混合毛条;
针梳,将混合毛条进行头道针梳、二道针梳、三道针梳和末道针梳处理,得到梳理毛条,在头道针梳时加入和毛油,其中毛油的用量为30~35cc/min;
粗纱细纱处理,将所述梳理毛条经过头道粗纱和二道粗纱制成粗纱,静置24小时后制成细纱;
蒸纱,对所述细纱进行蒸纱处理;
单纱制备,将蒸好的细纱绕成无结筒纱,得到混纺纱单纱;
并线,将两根混纺纱单纱合股,得到合股纱线;
倍捻,对合股纱线进行加捻,得到半成品;
二次蒸纱,对所述半成品进行蒸纱处理,得到天然纤维混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处理中用到的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份氧化银粉体或者硝酸银粉体、3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酰胺、聚丙烯、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兔毛、羊毛、人造毛以及抗菌纤维的质量份数分别为:8份、26份、18份和2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处理还包括使用酶溶液对采用抗菌剂处理后的桑皮进行酶促处理后得到抗菌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溶液中包括碱性果胶酶、中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所述碱性果胶酶的酶活为500~600u/g,中性蛋白酶的酶活为2900~3000u/g,纤维素酶的酶活为2800~3000u/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解茶皂素的溶剂采用75%乙醇水溶液,处理温度为60~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处理后的桑皮发酵步骤中,温度为35~38℃,发酵时间为3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纤维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毛的原料采用自竹子、木材、甘蔗渣或棉子绒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妙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妙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53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匀光棒端面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湿排汗氨纶纱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