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传递注压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95351.9 | 申请日: | 2018-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伟;陈连科;万佳;华奇缘;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L31/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料杯 配合面 上模板 柱塞板 柱塞 传递注压 改进型 胶料 模具 合模状态 环形布置 斜面配合 有效控制 内侧壁 外侧壁 拉毛 内腔 压注 直面 配合 容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传递注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位于上模板上方的柱塞板,其中:上模板靠近柱塞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胶料的料杯;柱塞板上设有用于在合模状态下进入料杯内部以对料杯内的胶料进行压注的柱塞,且当柱塞位于料杯内时,柱塞的外侧壁与料杯的内侧壁相互配合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绕料杯内腔环形布置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位于靠近料杯底部的一侧,且第一配合面为直面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面位于第一配合面远离料杯底部的一侧,且第二配合面为斜面配合。本发明可以有效控制料杯跑胶及拉毛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传递注压模具。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带金属及塑料骨架,广泛用于各种汽车、家电等密封件上。由于部分制品金属骨架表面不得有橡胶附着在上面,现有模压结构不能满足制品要求,故都采用传递注压模具结构,但传统注压模具料杯与注塞在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拉毛或跑料现象,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型传递注压模具。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传递注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位于上模板上方的柱塞板,其中:
上模板靠近柱塞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胶料的料杯;柱塞板上设有用于在合模状态下进入料杯内部以对料杯内的胶料进行压注的柱塞,且当柱塞位于料杯内时,柱塞的外侧壁与料杯的内侧壁相互配合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绕料杯内腔环形布置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位于靠近料杯底部的一侧,且第一配合面为直面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面位于第一配合面远离料杯底部的一侧,且第二配合面为斜面配合。
优选地,料杯的内侧壁包括位于靠近其底部的一端的直面壁和位于直面壁远离料杯底部一端并向该直面壁外侧方向倾斜的斜面壁;柱塞的外侧壁包括位于远离柱塞板一端的直面壁和位于直面壁靠近柱塞板一端并向该直面壁外侧方向倾斜的斜面壁;当柱塞伸入料杯内部时,柱塞的直面壁与料杯的直面壁配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配合面,柱塞的斜面壁与料杯的斜面壁配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二配合面。
优选地,第一配合面的配合间隙为0.1mm。
优选地,第二配合面的配合间隙为0.28mm。
优选地,料杯由上模板的上表面向其下表面凹陷形成。
优选地,柱塞板与上模板之间通过第一导柱和导套配合进行定位和导向。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上模板下方的中模板和位于中模板下方的下模板,且当中模板与下模板合模时,中模板与下模板配合形成供骨架放入的模腔,当上模板与中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上模板与中模板配合对放置在模腔内的骨架压紧并形成用于对骨架进行包胶的型腔。
优选地,上模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封胶台阶,且当上模板与中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封胶台阶与模腔内的骨架抵靠以对该骨架形成压紧。
优选地,型腔的外周设有撕边槽。
优选地,撕边槽与型腔之间的间距为0.3mm。
优选地,上模板与中模板之间通过第二导柱定位。
优选地,中模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第三导柱定位。
本发明中,通过在柱塞与料杯的配合方式改为直面配合与斜面配合组合的方式,并使直面配合处于斜面配合的下方,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料杯跑胶及拉毛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进型传递注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进型传递注压模具中所述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进型传递注压模具中所述柱塞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5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