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4056.1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陶圣刚;薛夏丰;沈跃武;王小青;柴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萍 |
地址: | 21513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振动系统 运动过程 几何模型 元模型 分析 动圈式扬声器 数值仿真分析 后处理 仿真模型 运动状态 振动系统 求解 同音 制样 变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分析方法,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扬声器振动系统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动圈式扬声器在不同音圈位移处振动系统的变形情况,以修改仿真模型代替反复制样,能节省较多的资源和时间。一种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分析方法,提供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几何模型,根据所述几何模型建立扬声器振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后处理得到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扬声器领域,涉及一种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动圈式扬声器,又称电动式扬声器,其原理是: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线圈在外加磁场中受力带动扬声器振膜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扬声器工作过程中,振动系统随着音圈往复运动,纸盆折环、定位支片、防尘圈(尤其是同轴扬声器的防尘圈)等软性部件发生周期性的变形,这种变形通常是弹性形变。在扬声器开发阶段,有时受到结构的限制,需要控制折环、防尘圈或是定位支片的变形量,从而避免软性部件变形后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产生异音。纯音检听是检测扬声器异音的常见方式之一,由于纯音检听只能在制作出扬声器样品后进行,所以在整个产品的研发周期中需要反复制样。因此,目前的纯音检听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纯音检听必须要在制作出扬声器样品后才能进行,研发过程中需要反复制样,存在的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2)试制样品需要专业的开模机器,对研发环境的硬件要求较高的问题;3)纯音检听只能检测扬声器工作时是否存在异音,不能准确分析得到振动系统的形变及其上应力、应变的空间分布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分析方法,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扬声器振动系统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可计算得到动圈式扬声器在不同音圈位移处振动系统的变形情况,进而确定振动系统变形后是否会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产生异音;在研发周期内,以修改仿真模型代替反复制样,能节省较多的资源和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分析方法,提供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几何模型,根据所述几何模型建立扬声器振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后处理得到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参数;其中,采用稳态分析方法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求解的理论方程如下:
其中,[M]为质量矩阵,[C]为阻尼矩阵,[K]为静刚度矩阵,为节点加速度向量,为节点速度向量,{X}为节点位移向量,{F}为激励载荷向量。
优选地,所述扬声器振动系统的运动过程参数包括振动系统的形变及应力、应变的空间分布。
更优选地,通过后处理得到的所述运动过程参数以图像显示或列表显示,所述运动过程参数包括:不同音圈位移处振动系统的部件的形状;不同音圈位移处扬声器振动系统上应力大小或应力分布图;不同音圈位移处扬声器振动系统上弹性应变量或弹性应变量分布图。
优选地,根据所述几何模型建立扬声器振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扬声器振动系统及与其连接的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
S22、设置物理场及材料模型;
S23、定义固定边界条件和指定位移;
S24、定义材料属性;
S25、划分网格。
更优选地,步骤21中,所述几何模型为三维几何模型或二位轴对称模型,将所述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后,清除多余的点、线、面或体。
更优选地,步骤S22中,选择固体力学物理场仿真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变形情况,将材料模型设置为线弹性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