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3414.7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郑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61 | 分类号: | D06M15/61;C08G73/06;D06M11/56;D06M13/328;D06M10/0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疏水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疏水织物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基于多巴胺在有氧、弱碱的条件下发生自聚合反应获得聚多巴胺缓冲液,并沉积在织物表面,其次,借用硫酸镍溶液对织物表面进行粗糙化整理,最后采用低表面能物质十八胺对织物表面处理,最终获得超疏水织物。本发明制得的超疏水织物的接触角可达165°,且经过1000次摩擦后,仍具有超疏水特性,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能够大幅度提高织物的应用范围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此外,织物的经纬向强力得到保留,对织物的应用几乎没有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疏水织物领域。
背景技术
受荷叶效应启发以来,超疏水表面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由于超疏水表面具有很强的实际与潜在的应用价值,如自清洁、抗结冰、耐腐蚀、油水分离、防雾等特点,人们不断通过不同的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模板法、等离子体技术、沉积法、静电纺丝法等,开发不同种类的超疏水材料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如Zhou等采用多巴胺、硝酸银和十二硫醇制得超疏水铜网,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Bai等利用模板法,以聚苯乙烯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致孔剂,经过煅烧后制得中空介孔SiO2纳米颗粒,然后借助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八胺,最终在玻璃表面形成超疏水特性,但模板法制备工艺复杂,不易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超疏水织物满足织物与水的静态接触角(Static contact angle)大于150°,而滚动角小于10°的条件,因其具有优良的自清洁、防冰雪、抗污染等特点,应用领域广泛,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研究。Zhou等采用原位沉积法,将聚苯胺(PANI)和全氟辛酸(PFOA)引入棉纤维中,制得超疏水、高疏油棉织物,但此方法中用到的PFOA很难降解,并且危害人身健康,不能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如Liu等利用多巴胺在含氧、弱碱条件下能够发生自聚合反应,制备得到仿生聚多巴胺@十八胺纳米胶囊(PDA@ODA),并将其原位沉积在织物表面,制备得到温度响应型超疏水织物;Xue等利用多巴胺能够在氧等离子体照射下能够发生分子链的迁移特性,制备得到氧等离子体响应型疏水涤纶织物。
尽管有多种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存在超疏水表面制备工艺复杂,难以工业化应用的缺陷。此外,现有方法制备得到的超疏水织物还存在耐磨性差等问题,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可工业化、简便的制备耐磨超疏水织物和超疏水材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化、简便的制备耐磨超疏水织物和超疏水材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制备耐磨超疏水织物,首先基于多巴胺在有氧、弱碱的条件下发生自聚合反应获得聚多巴胺缓冲液,并沉积在织物表面,其次,借用硫酸镍溶液对织物表面进行粗糙化整理,最后采用低表面能物质十八胺对织物表面处理,最终获得超疏水织物。本发明制得的超疏水织物经过1000次摩擦后,仍具有超疏水特性,能够大幅度提高织物的应用范围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此外,织物的透气性、经纬向强力得到保留,对织物的应用几乎没有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磨超疏水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搅拌下,将原织物浸渍在多巴胺缓冲液中10~60min,浴比为100-120:1,取出,先用水冲洗织物1~3次,然后置于水中用超声波处理20~30min,再将织物置于20~70℃的烘箱中干燥30~60min;
(2)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织物依次在NiSO4溶液中浸渍5~15min、在NaOH溶液中浸渍5~15min,浴比为100-120:1,取出,置于水中用超声波处理5~20min,再将织物置于20~70℃的烘箱中干燥15~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3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