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约束条件下椭圆轨道卫星编队构形初始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92401.8 | 申请日: | 2018-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翟光;杨少伟;张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约束 条件下 椭圆 轨道 卫星 编队 构形 初始化 方法 | ||
1.一种多约束条件下椭圆轨道卫星编队构形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经典轨道动力学和坐标变换,推导得出真近点角域T-H方程解析解;
步骤二:推导周期性绕飞约束条件,建立监测相机视场约束和推力幅值约束;
步骤三:基于步骤一推导得出的真近点角域T-H方程解析解,以及步骤二建立的监测相机视场约束和推力幅值约束,建立编队的多约束最优控制模型;
步骤四:求解多约束最优控制模型,得到原最优控制问题的解,继而得到任意时刻的协态值,即在多约束条件下实现椭圆轨道卫星编队构形初始化,通过卫星编队构形初始化实现在多约束条件下的有效最优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约束条件下椭圆轨道卫星编队构形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实现方法为,
步骤1.1:分别建立惯性坐标系和轨道坐标系;
建立以地球为中心的固定惯性坐标系,其X轴指向春分点,Z轴与地球的旋转轴方向一致,Y轴根据右手定则确定;建立以主星为质心相对于原点旋转的轨道坐标系,其x轴从地球中心指向主星的中心,z轴垂直于轨道平面,y轴根据右手定则确定;
步骤1.2:根据经典轨道动力学得出解析解;
定义主星与从星的相对位置矢量ρ=rd-rc,其中rd∈R3和rc∈R3分别是从星和主星的位置矢量;主星和从星之间的相对动力学在惯性参考系中表示为:
其中μ表示恒定的地球重力系数,而u∈R3表示由固定在追踪器上的推进器产生的主动控制加速度;由惯性参考系向轨道坐标系转换,式(1)近似表述为:
其中ω是主星的轨道角速度,下标o表示旋转轨道坐标系内描述的矢量;将式(1)代入到式(2)中,相对运动表示为
其中
其中f是主星的真近点角;最后,将公式(1)、(2)带入到式(3)中得到:
其中
忽略主动控制,式(5)至(7)即为T-H方程;T-H方程描述两航天器的自由绕飞相对动力学,且轨道面内外运动是解耦的;由于T-H方程的非线性,很难在时域中找到T-H方程的解析解;因此,通过以下转换重新改写T-H方程:
取f一阶和二阶导数,
定义如下运算符:
最后,将式(9)到(13)代入到式(5)到(7)中,则相对动力学重新表示为:
显然,式(14)-(15)是线性化的,且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解得:
其中
h和p分别是主星的角动量和正半焦距;ci(i=1,2,...,6)是由主星的初始状态和初始真近点角所确定的常系数,按下式计算:
T-H方程解析解为即实现推导得出真近点角域T-H方程解析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4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多源感知计算系统
- 下一篇:用于控制飞行器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