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2360.2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司鹏;宋杰;印圣;廖章俊;廖振强;肖俊波;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7/08 | 分类号: | F16F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串联 可变 刚度 摩擦力 调式 双向 缓冲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利用前置弹簧和后置弹簧的串联,配合可调节摩擦力的摩擦块,从而使系统的弹簧总刚度在缓冲开始时先大后小,复进过程中先小后大,双向缓冲过程中都有摩擦块介入耗能,从而更好的降低缓冲力和前冲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弹簧缓冲器减振效果有限,摩擦阻尼不可调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振动机械惯性激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
背景技术
弹簧式缓冲器在枪炮上应用最为广泛。而现有弹簧缓冲器虽结构简单,但身管后坐位移大,后坐力大,且使得身管后坐前冲往复震动时间变长,影响系统的连续射击的精度。为此系统设计者尝试在缓冲器内部增加弹簧和可调压力的摩擦块以增加缓冲器效能。
为了解决弹簧缓冲器上述问题,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恒定摩擦力与弹簧式缓冲器相结合的缓冲装置(ZL 201518003333.5)但由于摩擦力不可调控,使得装置的性能和使用范围均受到限制,且随着摩擦片的磨损,装置的缓冲效果也受到影响。同时,在振动研究领域中,也提出了一种变刚度减振装置(邱明,廖振强,王涛,宋杰,肖俊波,李佳圣,李洪强.刚度可变偏重块移动式惯性激振装置,ZL 201310681174.4)。但是此减振装置不能实现双向缓冲,减振器无法前冲为下一次缓冲抵消能量降低后坐力。由此设计出一种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大大改善了缓冲装置的使用性能和缓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可双向缓冲、弹簧工作可靠的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串联可变刚度摩擦力可调式双向缓冲器,包括套筒、销、导引杆、拉杆挡板、前滑板、内预压套筒、外预压套筒、前置弹簧、后滑板、后置弹簧、挡板、外箍、堵头、调节弹簧、摩擦块、拉杆;
套筒上开有圆孔、套筒圆柱销孔和方孔;套筒内有导引杆腔、中心圆柱腔和后圆柱腔;圆孔、套筒圆柱销孔和方孔的轴线均与套筒的轴线垂直;套筒圆柱销孔位于圆孔和方孔之间;导引杆腔、中心圆柱腔以及后圆柱腔同轴;中心圆柱腔直径大于导引杆腔直径,且小于后圆柱腔直径;中心圆柱腔在导引杆腔和后圆柱腔之间,中心圆柱腔后端面与套筒轴线垂直;方孔贯穿后圆柱腔,方孔的前端面为方孔端面,方孔端面与套筒轴线垂直;套筒外表面为套筒外圆柱面,套筒外圆柱面与套筒同轴;
导引杆上有导引杆圆柱销孔和导引杆内腔;导引杆圆柱销孔的轴线与导引杆的轴线垂直;导引杆内腔轴线与导引杆轴线同轴;导引杆内腔与导引杆公共端面为导引杆后端面,导引杆后端面与导引杆轴线垂直;拉杆挡板上有拉杆挡板圆柱面和拉杆挡板圆孔,拉杆挡板圆柱面的前端面为拉杆挡板第一端面,拉杆挡板圆柱面的后端面为拉杆挡板第二端面,拉杆挡板第一端面和拉杆挡板第二端面均与拉杆挡板圆柱面的轴线垂直,拉杆挡板第一端面和拉杆挡板第二端面之间开有拉杆挡板圆孔,拉杆挡板圆孔与拉杆挡板圆柱面同轴;
前滑板上有前滑板圆柱面和前滑板圆孔,前滑板圆柱面的前端面为前滑板第一端面,前滑板圆柱面的后端面为前滑板第二端面,前滑板第一端面和前滑板第二端面均与前滑板圆柱面的轴线垂直;前滑板第一端面和前滑板第二端面之间开有前滑板圆孔,前滑板圆孔与前滑板圆柱面同轴;
内预压套筒前端开有中心孔,中心孔后端面为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中心孔之后为内预压套筒圆柱腔,中心孔与内预压套筒同轴;内预压套筒外表面上加工有内预压套筒外螺纹,内预压套筒外螺纹与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同轴;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后端面为内预压套筒底面,内预压套筒圆柱腔与内预压套筒同轴;内预压套筒上有一台阶面作为内预压套筒台阶面,内预压套筒圆柱腔底面、内预压套筒底面以及内预压套筒台阶面均与内预压套筒轴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