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岩藻黄素的藻油及其提取方法和健康食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1254.2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喻正保;加晶;楚平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A23L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戴香芸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岩藻 黄素 及其 提取 方法 健康 食品 | ||
本发明涉及岩藻黄素的提取方法,公开了一种含岩藻黄素的藻油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使用第一有机溶剂对含有岩藻黄素的藻类生物质进行第一步浸提,浸提后,固液分离,得到萃余相;S2、使用第二有机溶剂对S1分离出的萃余相进行第二步浸提,固液分离,得到含岩藻黄素的藻油;其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常态下的介电常数≤2F/m,第二有机溶剂常态下的介电常数为6‑20F/m。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大幅提高了提取物中岩藻黄素及EPA的含量,减少提取物中杂质含量。此外,本发明的含岩藻黄素的藻油经简单浓缩后即可作为富含岩藻黄素的食品或保健品的原料使用,简化了岩藻黄素的提取工艺,降低了提取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藻黄素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岩藻黄素的藻油及其提取方法和含有该含岩藻黄素的藻油的健康食品。
背景技术
岩藻黄素,又称岩藻黄质或褐藻素,为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是一种无味、橙红色或红褐色粉末状物质,主要来源于大型海藻-褐藻,硅藻、金藻、定鞭藻等微藻种,其分子式为C42H58O6,分子量为658.91,密度为1.09g/mL,熔点为166-168℃。岩藻黄素为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正己烷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由于岩藻黄素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如1个多烯烃骨架(属于丙二烯型类胡萝卜素)、5,6-单环氧基、9-共轭双键、羰基和羟基,这种结构导致其易被氧化和异构化,从而发生降解。
岩藻黄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包括减肥、抗氧化、神经保护、抗肿瘤、抗炎、降血糖/血脂、保肝、抗血管增生和保护眼睛等。这些功效说明岩藻黄素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化妆品及医药保健品等行业中。目前岩藻黄素主要来源于大型褐藻中,一方面其养殖周期长且有季节性生长的特点;另一方面大型海藻的岩藻黄素仅存在于表面的皮层细胞中,含量很低,提取困难,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而微藻中岩藻黄素含量远远高于大藻,如何高效地获得高含量岩藻黄素油脂是微藻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
现有岩藻黄素提取技术方案主要是以海带、裙带菜等大型海藻为原料,工艺过程以有机溶剂法提取为主,其提取物中岩藻黄素的含量非常低,还需要再经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才能提高岩藻黄素的纯度,由此导致工艺路线复杂和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
近年来,有关岩藻黄素的应用方面的专利申请量较大,但是有关岩藻黄素提取的技术却较少。主要是岩藻黄素在大型藻类中含量原本较低(约0.1%左右),再加上对光和热非常的敏感,得到的粗提物中的含量非常低,距离产品级别的含量要求还非常远,需要经过复杂的纯化步骤。
从天然植物或藻类中提取天然成分的方法包含溶剂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高温高压下加速溶剂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等等,但综合各项成本计算来看,有机溶剂提取法可以实现岩藻黄素规模化生产,最具有工业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含岩藻黄素微藻油脂提取的研究热点。
有机溶剂提取法的过程,一般是采用一种有机溶剂进行一步浸提或采用特定溶剂的混合进行一步浸提,再对浸提的粗提物进行浓缩和纯化。通常采用甲醇、乙醇、丙酮或乙酸乙酯等单独浸提或几种溶剂混合浸提,并且用于提取微藻中的岩藻黄素时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提取物中岩藻黄素含量非常低、杂质较多,既无法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来应用,又给后续进一步纯化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岩藻黄素的综合提取成本过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提取物中岩藻黄素含量高、杂质含量少的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提取物中岩藻黄素含量低、杂质含量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含岩藻黄素的藻油及其提取方法和含有该含岩藻黄素的藻油的健康食品,该含岩藻黄素的藻油中岩藻黄素含量高、杂质含量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岩藻黄素的藻油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使用第一有机溶剂对含有岩藻黄素的藻类生物质进行第一步浸提,浸提后,固液分离,得到萃余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1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