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89234.1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7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波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李迪 |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补强钢片 片料 蚀刻 底面 平面蚀刻 清洗烘干 热压贴合 弧形槽 梯台状 梯形钢 贴胶膜 粘合力 标定 出货 钢片 烘干 梯台 退膜 打包 制备 销售量 测量 曝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现为梯台状,且本体的梯台边设有弧形槽,所述本体的底面粘附有贴胶膜,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加工工艺,用于制备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包括步骤一:片料标定,且片料进行曝光;步骤二:蚀刻片料表面并烘干、贴PET膜并测量蚀刻后的尺寸;步骤三:片料底面贴PET膜并蚀刻刻穿;步骤四:退膜清洗烘干;步骤五:热压贴合;步骤六,打包出货,通过平面蚀刻机,实现3D梯形钢片。并且解决普通钢片不能解决的胶有气泡,粘合力差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补强钢片的销售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某些补强钢片对自带胶的成压后的压合有特别的要求,目前此类产品作业方式是通过手贴胶,压机贴合,容易出现胶起气泡,胶粘合力差。品质管控难以执行,且导致钢片和FPC贴合时会出现气泡,粘合力度低,在成压完成后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大大影响到了补强钢片的销售量。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及其加工工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现为梯台状,且本体的梯台左右两侧的上沿设有弧形槽,所述本体的底面粘附有贴胶膜。
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加工工艺,用于制备所述的一种新型补强钢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所述的补强钢片制作出两张菲林,同时预先将卷带钢板裁切成单片整版的补强片料,对两张菲林的表面分别为设定多个均匀分布排列的小面矩形图位和大面矩形图位,将补强片料表面的进行涂布处理,把小面矩形图位的菲林贴附在补强片料的表面,对补强片料的底面进行涂布处理,把大面矩形图位的菲林贴附在补强片料底面,把粘贴好菲林的补强片料放进曝光机中,对其进行曝光处理,没有覆盖到小面矩形图位菲林和大面矩形图位菲林的补强片料边缘被曝光腐蚀成蚀刻边;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完成曝光的补强片料放进蚀刻机中进行第一次蚀刻,蚀刻机对补强片料的表面曝光的蚀刻边进行蚀刻,蚀刻结束后,利用把烘干机补强片料表面烘干,而后补强片料表面粘贴PET膜,贴完PET膜后,对第一次蚀刻后的进行蚀刻厚度测量,记录尺寸,以便计算二次蚀刻的所需的厚度;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完成的第一次蚀刻的补强片料放进蚀刻机中进行第二次蚀刻,蚀刻机对补强片料的底面曝光的蚀刻边进行蚀刻,从而把第一次蚀刻剩余的蚀刻厚度蚀穿;
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完成蚀刻的补强片料的进行脱模处理,然后进行清洗处理,清洗处理后,对其进行烘干处理,从而使补强片料形成梯形状;
步骤五,对烘干处理后的半成品补强钢片的放进热压机中,且半成品补强片料的表面放置有贴胶膜,热压机中高温温度使贴胶膜热压贴合在补强片料的表面,从而形成补强钢片;
步骤六,对补强钢片进行包装装箱,从而进行出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涂布为在补强钢板进行感光材料的涂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测量蚀刻厚度的是薄片厚度检测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平面蚀刻机,实现3D梯形钢片。并且解决普通钢片不能解决的胶有气泡,粘合力差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补强钢片的销售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波,未经李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9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