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8581.2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米津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3/00 | 分类号: | B60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具有标记,能够抑制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并且能够抑制轮胎的胎侧部上的空气阻力。解决方案: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架设于一对胎圈部之间的环状的胎体层(40)、在轮胎径向(TR)内侧端设置有一对胎圈部的一方的胎侧部(20)、以及设置于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的标记(50)。标记(50)具备在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以向轮胎宽度方向(TW)内侧凹陷的方式设置的凹部(51)、以及被凹部(51)划定的标记主体(52)。标记主体(52)的顶面(52a)和与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对应的基准面(21)一致,或者位于比基准面(21)靠向基准面(21)的法线方向内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侧部的表面设置有凹状的标记和与凹状的标记邻接的凸部,并规定了凹状的标记与凸部的体积比例。在该充气轮胎中,通过在轮胎硫化成型时使凹部的橡胶向凸部移动,从而避免了标记位置的胎侧部的壁厚变化,抑制了标记位置的胎体层弯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492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和轮胎胎侧部的空气阻力方面具有可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胎侧部具有标记的充气轮胎,其能够抑制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并且能够抑制轮胎的胎侧部的空气阻力。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架设于一对胎圈部之间的环状的胎体层、在轮胎径向内侧端设置有所述一对胎圈部的一方的胎侧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胎侧部的外表面的标记,所述标记具备在所述胎侧部的所述外表面以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方式设置的凹部、以及被所述凹部划定的标记主体,所述标记主体的顶面和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外表面对应的基准面一致,或者位于比所述基准面靠向所述基准面的法线方向内侧。
根据该结构,标记由从胎侧部的外表面凹陷的凹部、和被凹部划定的标记主体构成,因此与标记主体由凹部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另外,包含标记主体的标记整体处于比胎侧部的基准面靠向基准面的法线方向内侧,因此能够降低胎侧部的空气阻力。
也可以是,所述标记主体的所述顶面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基准面之间的所述法线方向的偏移量为所述法线方向的所述胎侧部的尺寸的15%以下。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标记主体的顶面与胎侧部的基准面之间的基准面的法线方向的偏移量规定在适当的范围,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位于标记主体的法线方向内侧的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在标记主体的顶面与胎侧部的基准面之间的基准面的法线方向的偏移量比基准面的法线方向的胎侧部的尺寸的15%大的情况下,位于标记主体的法线方向内侧的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变大。
也可以是,所述凹部具备与所述标记主体的所述顶面连接的第一面、以及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外表面连接的第二面。
也可以是,所述凹部具备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三面。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面在与所述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是直线状,在与所述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以上且3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8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