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原位收集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87478.6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4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治;张海阳;杨琳;程绍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12M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孙文彬 |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纳米气泡 微藻 微藻细胞 水体 原位收集装置 改性 气浮 船体 矩阵 发明装置结构 微藻收集装置 产生装置 纳米气泡 运送装置 出水面 高效率 微旋涡 旋流 去除 制备 捕获 收获 | ||
1.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1),在船体(11)的中部横向安装有平推式刮渣机(7),以平推式刮渣机(7)为分界线在船体(11)尾部一侧安装有微纳米气泡机(5)、搅拌桶(3)和水泵(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机(5)、搅拌桶(3)和水泵(2)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机(5)与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布气矩阵(6)连通,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布气矩阵(6)设置在船头;在船体(11)尾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带式运送机(8)、过滤机(9)和干燥装袋机(10),所述的带式运送机(8)、过滤机(9)和干燥装袋机(10)依次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所述的平推式刮渣机(7)的出口与带式运送机(8)的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桶(3)上还连接有微纳米气泡原水预改性智能系统(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2)通过水管取水,所述的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取水过滤头(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布气矩阵(6)为中空的矩形结构,在矩形结构的表面环绕设置有布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式微纳米气泡布气矩阵(6)设置有船体(11)头部中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11)以平推式刮渣机(7)为分界线的头部为骨架结构,未安装底板。
7.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原位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微纳米气泡进行改性,制备能高效捕获微藻细胞的微纳米气泡;
2)对所述改性微纳米气泡进行旋流布气,使气泡在除垂直方向外还形成微旋涡流,进而形成微藻细胞气浮层;
3)将所述微藻细胞气浮层刮出水面,收获或去除水体中的微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微纳米气泡进行改性的方法为在制备气泡水中加入气泡改性药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泡改性药剂选自Al3+或Fe3+盐、CTAB或壳聚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微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米气泡为通过微纳米气泡机制备得到的带正电性的水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74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