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构造约束建模方法、装置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7404.2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于福生;李超;武治岐;宋随宏;郑爱萍;李斌;王丹丹;吕旭阳;王于恒;于佳富;王逸群;王一丹;王宏杰;陈历昶;冯佳梦;杨金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焕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约束 建模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古构造约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井区的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岩芯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井区的测井资料、所述岩芯数据以及所述三维地震资料,针对目标属性构建所述目标井区的三维属性模型;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确定所述目标井区的古构造特征;
根据所述古构造特征构建所述目标井区的三维古构造模型;
基于所述三维古构造模型对所述三维属性模型进行校正;
其中,基于所述三维古构造模型对所述三维属性模型进行校正,包括:将所述三维古构造模型赋值到三维网格模型中,得到古构造面的深度数据;根据所述三维属性模型的单井解释获取所述目标属性在多个方向上的变差函数,所述目标属性在多个方向上的变差函数用于定量表征所述目标属性的三维变化规律;基于所述目标井区的岩相属性,确定所述古构造面的深度数据与所述单井解释中目标属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将所述单井解释的目标属性作为硬数据,以所述古构造面的深度数据为协同变量,根据所述变差函数和所述相关系数应用同位协同克里金随机模拟法对所述目标属性进行随机模拟,得到模拟结果;根据同位协同克里金随机模拟过程中目标参数变化与所述模拟结果的对应关系,对所述三维属性模型进行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古构造特征构建所述目标井区的三维古构造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所述目标井区的三维构造模型;
基于所述古构造特征和所述三维构造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井区的三维古构造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古构造特征和所述三维构造模型确定所述三维古构造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古构造特征,对所述三维构造模型进行层拉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区的测井资料、所述岩芯数据以及所述三维地震资料构建所述目标井区的三维属性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井区的测井资料、所述岩芯数据以及所述三维地震资料构建所述目标工区的三维岩相模型;
基于所述三维岩相模型通过井控的克里金模拟确定所述目标属性的所述三维属性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井区的油藏为火山岩油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三维古构造模型对所述三维属性模型进行校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校正后的三维属性模型进行地质勘探。
7.一种古构造约束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井区的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岩芯数据;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区的测井资料、所述岩芯数据以及所述三维地震资料针对目标属性构建所述目标井区的三维属性模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确定所述目标井区的古构造特征;
第二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古构造特征构建所述目标井区的三维古构造模型;
校正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古构造模型对所述三维属性模型进行校正;其中,基于所述三维古构造模型对所述三维属性模型进行校正,包括:将所述三维古构造模型赋值到三维网格模型中,得到古构造面的深度数据;根据所述三维属性模型的单井解释获取所述目标属性在多个方向上的变差函数,所述目标属性在多个方向上的变差函数用于定量表征所述目标属性的三维变化规律;基于所述目标井区的岩相属性,确定所述古构造面的深度数据与所述单井解释中目标属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将所述单井解释的目标属性作为硬数据,以所述古构造面的深度数据为协同变量,根据所述变差函数和所述相关系数应用同位协同克里金随机模拟法对所述目标属性进行随机模拟,得到模拟结果;根据同位协同克里金随机模拟过程中目标参数变化与所述模拟结果的对应关系,对所述三维属性模型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74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