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盒、无线耳机、耳机套件和语音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87172.0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童伟峰;张亮;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B5/00;H04L1/00;G10L19/008;G10L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夏东栋;范琏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无线耳机 耳机 套件 语音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盒、无线耳机、耳机套件和语音处理系统。充电盒用于向无线耳机充电,且包括长期演进(LTE)通信模块和无线保真(WIFI)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模块,还包括:改进型蓝牙通信模块,其配置为实现比普通蓝牙通信模块更好的物理层的传输能力,以使得所述改进型蓝牙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达到高品质音乐的码率。充电盒具有显著提升无线耳机使用体验的复合功能,且制造便利,容易推广,与无线耳机和终端一起实现了低能耗、覆盖范围较广且功能丰富(例如语音识别、语音导航)的语音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耳机装置及用于对其进行充电的充电盒、耳机套件以及语音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传统有线耳机通过导线连接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这会限制佩戴者的行动,尤其在运动场合十分不便。同时,耳机线的缠绕和拉扯,以及听诊器效应都影响用户体验。普通蓝牙耳机取消了耳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连线,但左右耳之间仍然存在连线。
左右耳机之间没有任何连线的真正的无线耳机应运而生。下文中,将“真正的无线耳机”简称为“无线耳机”,需要本文中的“无线耳机”就是左右耳机之间没有任何连线的真正的无线耳机,以与市面上宣称无线但在左右耳机之间依然存在连线的“宣称的无线耳机”区别开。
由于无线耳机尺寸极小,导致耳机内部只能放置容量非常小的锂离子电池。此外,其尺寸导致了在无线耳机内部无法集成传统的micro-USB充电接口,取而代之的是两个简单的金属片来作为耳机充电的输入接口。由于耳机电池容量的限制,一般厂家都会标配一个专属充电盒来延长耳机的使用时间。
LTE(长期演进)是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于2004年12月在3GPP多伦多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LTE网络有能力提供300Mbit/s的下载速率和75Mbit/s的上传速率。在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环境下可借助服务质量(QOS)技术实现低于5ms的延迟。LTE可提供高速移动中的通信需求,支持多播和广播流。LTE频段扩展度好,支持1.4MHZ至20MHZ的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频段。目前LTE和无线保真(WIFI)广泛应用于在终端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包括蜂窝电话在内的各种终端上通常支持LTE和无线保真(WIFI)中的至少一种。
由于无线耳机的电池容量较小,通常仅仅支持功耗较低的蓝牙通信,其与外界例如各种终端之间的传输速率较低。此外,用于无线耳机的充电盒通常只是起到储能和充电作用,功能单一,无法与无线耳机之间进行高效通信,从而影响了包括无线耳机和充电器的耳机套件整体的智能化,充电盒通常也不与耳机套件的外部诸如各种终端交换信息。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公开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需要一种复合功能的充电盒,其能够与无线耳机之间进行低能耗高效通信,且能够扩展无线耳机的通信范围,丰富无线耳机、充电盒与终端之间的智能互动。还需要与上述充电盒配合使用的无线耳机、无线耳机与充电盒的耳机套件、以及将无线耳机、充电盒与终端涵盖在内的低能耗智能语音处理系统。
根据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盒,所述充电盒用于向无线耳机充电,且包括长期演进(LTE)通信模块和无线保真(WIFI)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模块,所述充电盒还包括:改进型蓝牙通信模块,其配置为实现比普通蓝牙通信模块更好的物理层的传输能力,以使得所述改进型蓝牙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达到高品质音乐的码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进型蓝牙通信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增加物理层的符号率来实现比普通蓝牙通信模块更好的物理层的传输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进型蓝牙通信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对物理层增加QAM16和QAM64的调制方式来实现比普通蓝牙通信模块更好的物理层的传输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7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耳机充电盒
- 下一篇:TWS耳机佩戴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