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种子分级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5817.7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艳红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酒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种子 分级 | ||
本发明智能种子分级机,属于农业机械和智能制造领域,该设备能应用于种子分级加工、果仁、塑料颗粒行业对产品按照形状进行分级。本发明智能种子分级机,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通过识别通道的种子等颗粒物体进行拍照,识别出不同的形状,并能按照分级的要求,启动气动装置,对种子进行分级。本发明智能种子分级机,包括原料种子储存仓,喂料器,种子识别通道,种子摄像机,气动阀,不同级别种子储存仓,计算机系统和移动终端。本发明智能种子分级机,原料种子下落到喂料器上,喂料器均匀将种子输送至种子识别通道后,种子摄像机对种子进行拍照并传输至计算机系统,有计算机系统判断通过的种子的级别,并通过气动阀将种子进行自动分级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分级设备,尤其是粮食原料分级、谷物种子分级和果仁分级。
背景技术:
谷物种子生产收获后,受生长和成熟影响,谷物种子都会有大小不一的情况。大小不一的种子在田间播种后,会有出苗不整齐的现象。随着田间生长,弱小苗会更多受到健壮苗在光、热、水的影响,生长缓慢,最后影响田间产量。甚至弱小苗最后不能生长,影响田间整体产量。弱小苗发育进展慢,生长周期会加长,比正常苗晚,影响成熟整齐度,影响收获,从而最终影响谷物产量。《辽宁农业科学》,2016(6): 80-81发表文章,对玉米种子质量分级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显示种子质量分级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存在显著影响。同一品种,大粒种子对产量及千粒重均有正向作用,显著大于中、小粒种和混合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第24卷第一期2004年3月发表文章《玉米种子分级精选效果初探》,文章小结:结果表明,种子分级能进一步提高玉米种子的产量水平,同一品种的种子间,千粒重越大,作物的植株特性和产量表现越突出。
同时,大小粒种子的活力也不同。《中国种业2017年05期》文章:《种子大小分级对玉米种子活力、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显示,玉米种子不同大小分级对种子的活力有一定影响,大粒种子活力高于小粒种子。意味着,在播种后遇到低温,干旱,多雨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大粒种子发芽成苗的能力要优于小粒种子。
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农民使用机械播种。这要求对种子进行分级,确保获得的种子大小均匀,方便机械准确播种,避免大小不一的种子在使用播种机播种时卡种子或漏播,形成空穴。
为了便利农户选购和使用种子,目前种子市场部分种子公司包装提供按粒包装的品种和产品。而种子公司包装种子都是采用通过千粒重(1000粒种子的重量)换算为目标粒数的重量按照称重方式包装。因为种子大多没有经过分级或分级不准确,包装粒数准确度不高,有2~3%的误差。受准确性影响及换算千粒重操作复杂性,更多种子公司依旧提供按照重量包装的产品。种子分级是提高按粒包装准确的一个途径。
目前市场只有很少比例的种子公司对种子进行分级。分级的方式通常采用平面筛片筛选机或采用筛孔滚筒筛选机方式进行种子分级。例如,公告号为CN207025794U的中国使用新型专利,公示了一种滚筒式玉米种子分级机。此种分级机对谷物种子分级存在着缺陷:机械复杂,需要多个机械共同运行才能实现种子的分级,操作复杂,故障率高,维护难度高;不同级别、不同品种分级都需要定制不同规格的筛片或筛筒;不同品种和产品之间的更换时,需要更换不同的筛片或筛筒,运行效率低下;因为此类分级机是依靠机械振动或转动将种子从筛孔中漏下进行分级的,加工过程中会对种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降低种子发芽率和活力,并增加种子加工损耗;同时,此类筛面或滚筒式筛孔分级机还有一个致命缺陷是在喂入量大时,将不能有效进行种子分级,分级效果差,或者存在种子堵塞在筛孔上不能穿过筛孔的情况,影响生产效率和分级效果。
受上述缺陷影响,筛面式和滚筒式分级机在种子加工行业应用不普遍,种子质量没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种子分级技术存在的机械复杂,故障高,维护难度高,效率低,损耗高,效果差,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种子级别,高效、准确实现分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艳红,未经董艳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5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隔膜泵组件及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射频电路板盲槽对拼的设计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