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拉伸件边增厚的拉伸模具结构及其拉伸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5707.0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22/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深凹模 内导柱 下夹板 压料板 增厚 拉伸模具结构 拉伸工艺 拉深凸模 拉伸件 拉深 垫脚 从上至下 拉深过程 模具机构 上下滑动 依次连接 上模座 下模座 下托板 压边力 内压 腔内 堆积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拉伸件边增厚的拉伸模具结构及其拉伸工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拉深凹模、压料板、下夹板、下模座、下垫脚和下托板;拉深凹模、压料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内导柱,拉深凹模、压料板可沿内导柱上下滑动,内导柱为其提供精准导向,内导柱固定于下夹板内,下夹板内还固定有拉深凸模,拉深凸模穿过压料板进入拉深凹模的型腔内,从而拉深零件;本发明的模具机构通过增加内压边的方式,可使零件在整个拉深过程中,一直在压边力的作用下完成拉深,从而有效防止了材料的堆积、增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深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拉伸件边增厚的拉伸模具结构及其拉伸工艺。
背景技术
拉深中有很多深拉深件需要多次拉深方可成型出所要的形状,为提高产品材料利用率及减少拉深次数而节省成本,往往在首次拉深时使材料拉深为无法兰边的筒型零件,此时由于在拉深的最后阶段材料已无压边,首次拉伸件口部材料经常会出现堆积、增厚,材料一旦增厚,后续工序很难实现减薄。
图1、2所示为目标的拉伸件,此为一个材料为HC700LA 厚度T=1.50mm的拉深件,大批量生产。因功能及装配需求,此零件对厚度要求较高,成品整体材料厚度不小于1.35mm,法兰边厚度不大于1.80mm。
一般工艺为:对零件进行展开,根据材料性能可得出此零件的拉深工艺,拉深工序如图3所示;此工艺加工出的零件法兰边厚度在1.80-2.10mm之间,不能满足产品要求。
此时可采用下面的一些措施来解决。
增加展开料片尺寸,使材料在整个拉深过程中一直有压边,防止材料堆积、增厚,由于料片加大,根据拉深工艺可知,需增加拉深次数,工序如图4所示,此工艺所得零件法兰边厚度在1.60-1.75mm之间。
此工艺方法的不足:料片较大,材料利用率降低,工序多,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拉深件边增厚的拉深模具结构,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拉深模具结构,减少拉深次数,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省成本,同时通过使用改进的模具进行拉伸工艺,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拉伸件,避免了拉伸件边增厚的问题,拉伸工艺步骤更加简洁,对于成批量的生产来说效率更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拉深件边增厚的拉深模具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拉深凹模、压料板、下夹板、下模座、下垫脚和下托板;拉深凹模、压料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内导柱,拉深凹模、压料板可沿内导柱上下滑动,内导柱为其提供精准导向,内导柱固定于下夹板内,下夹板内还固定有拉深凸模,拉深凸模穿过压料板进入拉深凹模的型腔内,从而拉深零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拉伸件边增厚的拉伸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组件以及下模座组件,所述上模座组件与所述下模座组件之间设置压料板,所述压料板内加工有与拉伸件定位的定位槽,所述上模座组件包括上模座及拉伸凹模,所述下模座组件从下向上依次包括下模座、下夹板以及拉伸凸模,所述拉伸凸模固定在所述下夹板内,所述拉伸凸模可穿过压料板并进入拉伸凹模的型腔内,在所述拉伸凸模上还设有上下滑动的内压边,内压边沿拉深凸模上下滑动并穿过压料板,所述内压边通过至少一个弹性导向部件与所述下模座相连接,所述弹性导向部件为所述内压边的上下移动提供缓冲力。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还包括下托板和下垫脚,所述下垫脚固定在所述下托板上,所述下模座固定在所述下垫脚上;具体的是:内压边下方设有顶杆、弹簧法兰和螺旋弹簧,顶杆置于弹簧法兰上,穿过下模座和下夹板,顶住内压边,弹簧法兰在下模座内,可在其内部上下活动,螺旋弹簧通过弹簧法兰和顶杆为内压边提供缓冲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5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