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锌渣湿法浸出铅、银废渣回收铜用捕收溶液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84457.9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钟波;吴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六盘水中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C22B7/00;C22B11/00;C22B13/00;B03D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5653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渣回收 浸锌渣 铜离子 浸出 湿法 丁基黄药 合理配比 湿法冶金 乙硫氮 收率 回收率 | ||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浸锌渣湿法浸出铅、银废渣回收铜用捕收溶液,经过控制捕收溶液是每千克含丁基黄药1.3‑1.8g,乙硫氮0.3‑0.5g范围内,使得捕收溶液中的有效成分相互之间合理配比,使得在对铜离子捕收过程中,铜离子的捕收率大幅度的提高,而且提高了铜的回收率,达到了6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浸锌渣湿法浸出铅、银废渣回收铜用捕收溶液。
背景技术
在铅锌冶金如锌焙砂高酸浸出及铅鼓风炉烟尘浸锌过程中,与锌伴生的重金属均富集在浸出渣中,此类浸出渣中铅和银的含量通常分别在10~60%、100~400g/t。这类浸出渣大部分直接送渣场堆存,除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外,堆置时还须采取严苛的防护措施,这也为锌浸渣的直接堆存增加了成本。
上述浸锌渣中铅、银的含量可观,同时也是重要的二次矿产资源,从中回收铅、银具有很好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所以本领域产生了很多铅、银回收综合处理浸锌渣的方法。例如:经过浮选处理浸出铅银;采用火法处理,产生铅银;但对于浮选过程中获得的铅、银浸出率较低,导致对浸锌渣回收铅银综合处理成本较高,价值较低;对于火法处理,能耗较高,又会产生含铅炉渣、烟气、烟尘,增加了环保压力。为此,采用湿法冶金方法综合处理回收铅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有研究者采用氯化浸铅/碱浸铅-氰化浸银方法从浸锌渣中回收铅、银。氯化浸出的铅是以结晶形式产出,铅结晶率、结晶品质均会受到工艺条件的影响,而且整体上浸出率较低,并且氯化铅用途较窄,而且在浸出处理过程中,铅带走了大量的氯离子,使得在母液循环过程需要补充新的氯盐,而碱浸铅处理通常是硫化沉铅,得到了硫化铅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同时,采用氰化浸银处理需要在高温高压下,条件较为苛刻。为此,本领域有研究者将锌浸出渣加氯化钙及少量双氧水和盐酸进行浸出,使其中的铅、银得到浸出进入溶液,浸出液用金属铅置换银,置换后液再用金属铁置换铅;铅置换后液用氧化钙调pH,使溶液中的铁以氢氧化物的形成沉淀,沉铁后的氯化钙溶液返回到锌浸渣浸出工序。有效的使得铅银浸出之后的,经过置换反应回收铅、银,降低了能耗,而且避免了铅带走氯离子,避免除铅、银返回处理过程需要补充氯化盐的缺陷。
可是,在浸锌渣中还含有大量的铜,占比达到了0.4-1.3%,而这部分铜通常以硫化铜、氧化铜、氢氧化铜等形式存在,这些铜的存在,不仅导致回收铅、银之后的渣存量较大,处理难度和成本增高,同时还使得大量的铜资源损失。而现有技术中,铜的回收通常采用的是浮选出来,再将其沉锌处理,而在浮选过程中,需要采用捕收剂溶液来对铜进行捕收,但由于捕收剂溶液配制的成分不合理,导致在捕收铜过程不理想,造成铜的回收率大幅度的下降,造成铜回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浸锌渣湿法浸出铅、银废渣回收铜用捕收溶液。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浸锌渣湿法浸出铅、银废渣回收铜用捕收溶液,该捕收溶液是每千克含丁基黄药1.3-1.8g,乙硫氮0.3-0.5g。
优选,所述的捕收溶液是每千克含丁基黄药1.5g,乙硫氮0.4g。
所述的捕收溶液使用时,温度为40-60℃。
上述的浸锌渣湿法浸出铅、银废渣回收铜用捕收溶液制备方法,将丁基黄药加水配制成2.6-3.6g/kg的溶液,得丁基黄药溶液;将乙硫氮加水配制成0.6-1.0g/kg的溶液,得乙硫氮溶液;并将丁基黄药溶液和乙硫氮溶液单独存放,在使用时,再将丁基黄药溶液和乙硫氮溶液等质量混合即可。
上述的浸锌渣湿法浸出铅、银废渣回收铜用捕收溶液应用方法,将浸锌渣湿法浸出铅、银之后,得到的浸出废渣加水浆化处理,得浆液;将浆液硫化处理,得到硫化处理物;再将硫化处理物温度调整至40-60℃后,置于磁感线竖直向上的磁场环境中,控制磁场强度≥5A/m,加入捕收溶液,开启充气阀门,刮泡,得铜精矿和尾矿;尾矿过滤后滤液返回配制捕收剂溶液或者返回浆化处理浸锌渣浸出铅、银废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六盘水中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六盘水中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4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