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体机械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4145.8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劼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卡 阀体 阀体铸件 加工 车床刀架 机械加工 密封端面 冷焊机 堆焊 车床 旋转电极装置 车床刀具 定位误差 阀体工件 阀体密封 工件转运 旋转电极 旋转磨头 回转台 机加工 进给量 抛光 翻面 焊芯 磨削 铸件 装卡 转动 | ||
一种阀体机械加工方法,本发明属于阀体机加工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传统阀体的加工方法存在的加工过程中需多次对阀体工件装卡、定位误差大、尺寸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和阀体密封精度差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的步骤有:对阀体铸件一端进行加工;将冷焊机旋转电极装置安装在车床刀架上,车床回转台按工艺卡速度转动,用冷焊机旋转电极将焊芯作为车床刀具按工艺卡进给量对阀体铸件密封端面进行堆焊,并达到工艺卡要求堆焊厚度;将微型旋转磨头安装在车床刀架上,并利用其对阀体铸件密封端面进行磨削、抛光,达到工艺卡要求;铸件翻面完成另一端的加工。本发明具有加工精度高,误差小,工件转运次数少,加工成本低且废品率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体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体机械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阀是流体运输的必备部件,阀体密封面需满足连接设计要求,传统阀体的加工方法是先在机床上完场机械加工,然后取下阀体工件并在阀体密封面上按工艺卡要求堆焊指定材料,再上机床加工到工艺卡要求尺寸,最后上磨床对密封面进行磨削。但是在每次阀体工件的重新装夹都会存在定位误差,最终导致阀体工件的尺寸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进而影响阀的密封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阀体的加工方法存在的加工过程中需多次对阀体工件在机床上装卡、定位误差大、尺寸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和加工的阀体密封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阀体机械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阀体机械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车床回转工作台上安装阀体胎具;
(2)、将阀体铸件装夹在阀体胎具上;
(3)、对阀体铸件一端进行加工,至达到工艺过程卡要求尺寸;
(4)、将冷焊机旋转电极装置安装在车床刀架上,车床回转台按工艺卡速度转动,
用冷焊机旋转电极将焊芯作为车床刀具按工艺卡进给量对阀体铸件密封端面进行堆焊,并达到工艺卡要求堆焊厚度;
(5)、将微型旋转磨头安装在车床刀架上,并利用其对阀体铸件密封端面进行磨削、抛光,达到工艺卡要求;
(6)、将阀体铸件翻面,并重新定位;
(7)、重复步骤3~步骤6,完成阀体铸件另一端的加工。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阀体的加工方法中存在的在加工过程中需多次对阀体工件在机床上装卡,每次阀体工件的重新装夹都会存在定位误差,最终导致阀体工件的尺寸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进而影响阀的密封精度的技术问题,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冷焊机焊接时不会发生金属火花大量飞溅的特点,在机床上直接对加工好的阀体密封面进行堆焊工作,且利用机床对堆焊的进给量进行控制,焊层致密,冶金结合,堆焊效果好,并在堆焊完成后直接进行磨削加工,及在一次装夹即可完成阀体一个密封面的加工工作,大大的减少了阀体工件的装夹次数,降低了因装夹带来的误差。本发明具有加工精度高,误差小,简化堆焊工序,降低贵重合金消耗,工作效率高,工件装夹次数少,工件转运次数少,加工成本低且废品率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阀体机械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车床回转工作台上安装阀体胎具;
(2)、将阀体铸件装夹在阀体胎具上;
(3)、对阀体铸件一端进行加工,至达到工艺过程卡要求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劼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劼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机械用无缝钢管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叶片测量底座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