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84077.5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9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浩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C08F20/00;C08F2/01;C08F2/44;C08K3/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叶春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石墨 改性 静电 丙烯酸 树脂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部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反应釜侧壁贯穿设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底部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反应釜上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反应釜间设有多个锁紧螺钉,所述盖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杆贯穿盖体且下端固定套设有转盘,所述盖体底部还焊接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贯穿设有一根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端焊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传动座。本发明能够在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过程中均匀逐滴加入催化剂来催化反应发生及过度,从而能够保证产品的制备效果,且能对反应物进行搅拌均匀,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石墨烯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人们将导电石墨烯和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等原料经多重聚合反应后生产得到一种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这种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保持了石墨烯的良好导电效果且性质更加稳定。
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在制备时需要经过三个反应过程,每当一个反应完成时均需要添加催化剂来催化下一个反应的进行,且催化剂的添加过程需要均匀逐滴加入来保证反应的催化效果。现有的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制备装置在制备过程中无法保证在两个反应过渡期时能够向反应物内均匀逐滴添加催化剂,从而导致产品的制备效果不好,较为不便。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制备装置在制备过程中无法保证在两个反应过渡期时能够向反应物内均匀逐滴添加催化剂,从而导致产品的制备效果不好,较为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部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反应釜侧壁贯穿设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底部安装有出料管,且进料管与出料管上均安装有阀门,所述反应釜上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反应釜间设有多个锁紧螺钉,所述盖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杆贯穿盖体且下端固定套设有转盘,所述盖体底部还焊接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贯穿设有一根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端焊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传动座,所述传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一根竖直设置的传动轴,且传动轴的上端与转盘底面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可沿架体横向滑动,且架体内开设有配合连接轴使用的滑动孔,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安装有催化剂添加机构。
在上述的无溶剂石墨烯改性导静电丙烯酸树脂的制备装置中,所述催化剂添加机构包括连接轴下端水平焊接的一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对称贯穿设有两个轴承,每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套设有一根转动管,每根所述转动管内部均套设有一根活动杆,每根所述转动管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每根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且活动杆和转动管均对应螺纹连接,两根所述活动杆侧壁上均还开设有一个限位槽,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对应固接有两根配合限位槽使用的限位杆,且每根限位杆的下端均对应位于活动杆侧壁的限位槽内部并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每根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套,每个所述固定套内均套设有一根竖直设置的储液管,每根所述储液管内部均密封滑动连接有一根竖直向上的活塞杆,且每根储液管的下端均贯穿连接有一根滴管,所述安装架的内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两个配合两根转动管使用的第二电机,每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杆上均固定套设有一个同步轮,每根所述转动管的上端外部也均还固定套设有一个同步轮,且位于同侧的第二电机和转动管上的两个同步轮间均共同啮合有一条同步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浩,未经林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4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