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孔镀镍钢带的退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3733.X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钟发平;李星;刘占伟;夏健康;肖进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5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孔 镍钢 退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孔镀镍钢带的退火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张紧装置、退火炉、冷却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退火炉和冷却装置相互连通,冲孔镀镍钢带经张紧装置拉紧,传动装置拉动穿过退火炉和冷却装置。本发明能提高冲孔镀镍钢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冲孔镀镍钢带的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绿色无污染等特点而广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但碱性镍电池的循环寿命、气体复合机制等比锂离子电池更加优越,因此混合电动车用的主流电池仍为镉镍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为了降低电池制造成本及提高电池性能,目前行业常见的碱性电池极板,选择泡沫镍作为正极基板,冲孔镀镍钢带作为负极基板。
冲孔镀镍钢带在电池中主要充当电极集流体的角色,起着承载活性物质及导电的双重作用。冲孔镀镍钢带作为电池集流体材料具有导电能力好、耐腐蚀能力强、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在电池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为了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断裂现象并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冲孔镀镍钢带需具备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因此如何提高冲孔镀镍钢带的力学性能是冲孔镀镍钢带生产工序中的重要问题。
文献CN1600904公开了一种覆镍深冲钢带及其生产方法,包括(1)钢带连续电镀镍工序,采用连续电沉积镍方法,对低碳钢带进行连续电沉积镀镍;(2)扩散退火和激光热冲击工序,在保护气氛(75%H2和25%N2)下对电沉积镀镍层连续进行退火,之后,连续进行激光热冲击处理;(3)精整工序,对经扩散和激光处理的镀镍钢带进行冷轧加工。该发明的连续扩散退火步骤采用的是网带传动,网点传动部件与钢带接触部分,会造成钢带局部受热存在差异,影响钢带整体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孔镀镍钢带的退火装置,能提高冲孔镀镍钢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依次设置的张紧装置、退火炉、冷却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退火炉和冷却装置相互连通,冲孔镀镍钢带经张紧装置拉紧,传动装置拉动穿过退火炉和冷却装置。
现有冲孔镀镍钢带均采用井式炉和罩式炉进行退火,此种方式需要将冲孔镀镍钢带成卷的放入炉内,分层进行放置。因为是卷式的,所以产品温度存在里外差;又因为是分层放置,所以有的产品会存在高度差。这些差异会导致产品里外和上下卷之间存在较大的力学性能差异,使产品物理性能中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差异性较大。此外,每次采用井式炉和罩式炉退火时,需将炉盖吊出,将产品逐卷放入炉内,这种作业方式不仅操作难度较大,且需自然冷却,冷却时间较长。
本发明通过张力控制,将冲孔镀镍钢带拉紧,使钢带连续不断的通过相互连通的退火炉和冷却装置,提供了另一种连续退火钢带的传动方式,能保证产品在炉内退火的受热均一性,实现产品力学性能的一致性。
在冲孔镀镍钢带经过张紧装置之前,还设置有用于将卷式钢带展开的放卷装置;在冲孔镀镍钢带穿过传动装置之后,还设置有用于将展开的钢带收拢的收卷装置。通过收、放卷装置,能降低员工的操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
钢带的张紧度由产品厚度和宽度决定,不同规格的钢带对应不同的张紧度。其中,产品厚度越厚,宽度越宽,相对应的张紧度越大。
钢带的张紧度需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若张紧度过小,产品容易弯折,无法满足产品品质要求;若张紧度过大,会造成冲孔钢带孔变形,产品边缘会出现波浪,影响产品的平整度,无法满足产品品质要求。
对于规格为0.035-0.09mm厚,200-380mm宽的冲孔镀镍钢带,其对应的张紧度为20-70N。此规格钢带对应的张紧度,是由发明人付出创造性劳动,设计出另一种提升钢带力学性能的传动方法,并经过反复试验获得。
作为优选的,所述冲孔镀镍钢带的厚度为0.06mm,宽度为300mm,张紧度为50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3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