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烟气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2912.1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9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吕宜德;吕元;吕复;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F23J15/06;F23J15/08;F24H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烟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烟气脱硝系统,包括脱硝反应炉炉体和脱硝入口烟气通道,所述脱硝入口烟气通道还连接有烟气加热系统;所述烟气加热系统包括热风炉、配风风机和燃烧器;进入换热器前的烟气分为三路:一路经过燃烧器与助燃燃料在热风炉的燃烧段产生高温烟气;一路通过配风风机进入到热风炉的混风段与在燃烧段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混合产生中高温烟气;一路烟气进入换热器出来后与前两路产生的中高温烟气混合进入到脱硝入口烟气通道内。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烟气脱硝系统通过在脱硝入口烟气通道的前端增加烟气加热系统,使得脱销脱硝入口的烟气均匀混合,稳定烟气温度,降低氮化物的产生,从而达到废烟气的回收再利用,提升脱硝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烟气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国际上应用最为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其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脱硝效率高等优点占据了世界上80%以上的烟气脱硝市场。
催化剂是SCR脱硝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SCR的脱硝效果,SCR脱硝技术典型的反应温度窗口为280~420℃,当温度高于反应温度窗口时,催化剂会产生烧结或结晶现象;当温度低于反应温度窗口时,催化剂的活性不足,降低了脱硝效率,因此,控制脱销系统的入口烟温是SCR烟气脱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目前的SCR脱硝系统未安装促进主路/旁路烟气调温混合装置,也未采取任何相关的措施,使得烟气在脱硝入口烟气通道的热扩散过程和浓度扩散过程是缓慢进行的,使得混合烟气到达首层催化剂入口处时,温度场和浓度场分布不均匀,直接影响着催化剂性能,不利于SCR脱硝系统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烟气脱硝系统,通过在脱硝入口烟气通道的前端设置烟气加热系统,通过加热炉对烟气进行升温,使得脱硝入口烟气通道内的烟气进行均匀混合,稳定脱硝入口的烟气温度,提升了脱硝的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烟气脱硝系统,包括立式脱硝反应炉,所述立式脱硝反应炉包括脱硝反应炉炉体和脱硝入口烟气通道,所述脱硝反应炉炉体内设有多个催化剂层,所述脱硝反应炉炉体与脱硝入口烟气通道相连接,所述脱硝入口烟气通道还连接有烟气加热系统;所述烟气加热系统包括热风炉、配风风机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安装在热风炉的内部;所述配风风机和脱硝入口烟气通道分别与热风炉相连接;
进入换热器前的烟气分为三路:一路经过燃烧器与助燃燃料在热风炉的燃烧段产生高温烟气;一路通过配风风机进入到热风炉的混风段与在燃烧段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混合产生中高温烟气;一路烟气进入换热器出来后与前两路产生的中高温烟气混合进入到脱硝入口烟气通道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燃烧器的前端还连接有助燃风机,从进入换热器的烟气中抽取一部分经过助燃风机进入到燃烧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燃烧器安装在热风炉下部的位置,配风风机连接在热风炉上部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热风炉的出烟管道上安装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的前端设有烟气分布通道,所述烟气分布通道与脱硝入口烟气通道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烟气分布通道沿横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进烟口,所述烟气分布通道内的中高温烟气通过进烟口进入到脱硝入口烟气通道内与从换热器出来的烟气在脱硝入口烟气通道内进行混合。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催化剂层的上方设有整流格栅,在所述脱硝入口烟气通道的拐弯处安装有导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