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边纹样不同的无缝墙布的电子提花装造及其纹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2742.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敏;王欣;戴筱玲;陈坤英;陈锟;厉秀华;阎玉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梅恒裕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302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边 纹样 不同 无缝 电子 提花 及其 织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边纹样不同的无缝墙布电子提花机装造及其纹织工艺。本发明通过改变中小型电子提花机装造,将电子提花机的笼头从左到右分为A、B两个区域,并将这两个区域的纹针设计成1吊1与1吊N相结合的形式,在此基础上,确定提花机装造类型,A、B两个区域的纹针数、通丝根数、目板的计算与规划、目板穿法、样卡及其纹织工艺,从而使织造出的提花织物具有左侧二方连续纹样、右侧四方连续纹样不同的外观特点,把这种提花织物作为无缝墙布黏贴在墙上具有上边二方连续纹样与下侧四方连续纹样不同的外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小型提花机织造的提花织物的纹样布局形式的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边纹样不同的无缝墙布电子提花装造工艺及其纹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设计织造上边纹样(二方连续)与下侧纹样(四方连续)不同的无缝墙布的电子提花机装造工艺及其纹织工艺,属于提花机装造及其设计生产提花织物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墙布可分为拼接墙布以及无缝墙布。拼接墙布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它是能根据室内墙面高度剪裁,以左右对花拼贴的方式粘贴安装到墙面上的墙布,存在粘贴安装时对花不易,长时间使用后拼贴处易翘起的缺点,且拼接墙布幅宽一般在50~60cm,会形成很多拼接缝,拼贴处易翘起的可能性会更多,严重影响美观和使用。而无缝墙布是根据室内墙面的高度设计的,可以按室内墙面的周长整体黏贴,施工后一整面墙上无拼接缝的宽幅墙布,在当前家庭装修中掀起了一阵使用热潮,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
无缝墙布是用丝、毛、棉、麻等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为原料的,能根据室内墙面高度设计的宽幅织物。在粘贴安装到墙面后,以左右上下方向无缝衔接、绿色环保为主要优点抓住市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无缝墙布的材质、工艺、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如今的无缝墙布,不仅美观,拥有优质的手感,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使其拥有较好的防潮透气、抗拉耐磨、吸音隔热、容易打理、防火等性能,故其深受消费者青睐。
提花无缝墙布是一种宽幅提花织物,但目前这种宽幅提花织物在纹样的布局形式上存在不足之处。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点:首先,由于目前国内的超多纹针数大型电子提花织机价格昂贵,少有企业使用,故一般工厂难以实现独幅纹样提花无缝墙布的织造;其次,常规的中小型提花机由于受纹针数的限制,难以织造独幅提花织物,故目前国内市面上的无缝墙布的纹样多为四方连续的形式,造成纹样布局形式较为死板,缺少变化。
如图1(a)、(b)、(c)、(d)、(e)、(f)、(g)所示,(a)、(b)分别为织造无缝墙布的常规装造中小型提花机的正视图及三维图,其中笼头的纹针采取1吊N(以N=4为例)的方式,控制N个花区的纹样。(c)为无缝墙布的四方连续纹样,将其逆时针旋转90°来制作无缝墙布提花织物的意匠图(d),配合组织、样卡等设置后可织造成提花织物(e),将提花织物顺时针旋转90°后,以(f)的形式粘贴安装于墙面可得到如(g)所示的应用效果图。由于在运用时是将下机织物顺时针旋转90°后粘贴的(纬线方向为墙高方向,经线方向为墙宽方向),故在制作意匠图时,需要将设计好的纹样逆时针旋转90°制作意匠图,成品的纹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上边纹样不同的无缝墙布的电子提花装造及其纹织工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中的电子提花装造是通过改变中小型电子提花机装造,将电子提花机的笼头从左到右分为A、B两个区域,并将这两个区域的纹针设计成1吊1与1吊N相结合的形式,在此基础上,确定提花机装造类型,A、B两个区域的纹针数、通丝根数、目板的计算与规划、目板穿法、样卡及其纹织工艺,从而使织造出的提花织物具有左侧二方连续纹样、右侧四方连续纹样不同的外观特点, 其中N为提花织物右侧的花区数。
本发明中的纹织工艺是基于上述的装造工艺,无缝墙布的经密为x根/厘米,纬密为y根/厘米;装造的中小型提花机笼头总纹针数=P+Q,其中A区纹针数=P,B区纹针数=Q,具体纹织工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梅恒裕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梅恒裕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2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