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1900.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琦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H04L9/0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安全 通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安全设备,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安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安全设备包括硬件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第一安全设备和第二安全设备。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密请求、原始数据加密、加密数据包生成、用户的加密数据包解密、验证数据提取、判断有效性。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安全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密请求、原始数据加密、加密数据包生成、数据压缩、解压解密、验证数据提取、判断有效性。本发明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及方法的数据保护的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数据安全存储和传输、验证的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电子发票、电子病历等电子文件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文件采用电子的形式存储和发给用户,同时可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后续的业务,比如电子发票报销、电子病历报保险等。
然而,文件经过多重传输,且可能在业务传递过程中有被篡改、被伪造、被损坏等风险,导致后续业务难以继续;同时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所有文档可通过移动终端存储,但终端存储空间有限,成本高,一旦终端用户的电子文档增多,终端存储空间和运算空间将被消耗殆尽。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和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据保护的安全性高的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包括相互数据通信的用户终端和安全设备,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数据存储、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显示以及与所述安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安全设备包括硬件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第一安全设备和第二安全设备,
所述第一安全设备包括:
第一加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签名/验签以及用于存放加密的密钥和证书;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所述加密数据和/或签名数据进行存储;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数据通信;
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密模块、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通信,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密模块、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时接收和发送数据的处理、模块的调用以及流程控制;
所述第二安全设备包括:
第二加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签名/验签以及用于存放加密的密钥和证书;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所述加密数据和/或签名数据进行存储;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数据通信;
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密模块、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及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加密模块、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及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时接收和发送数据的处理、模块的调用以及流程控制;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相互数据通信。
更优的,所述加密数据为进行数据加密或签名或散列函数Hash运算后的数据,该数据格式为:数据唯一标识、数据基本信息、原始完整数据散列函数Hash值、原始数据加密后的数据。
更优的,所述第一加密模块和所述第二加密模块为芯片或加密卡或加密机,所述第一加密模块和所述第二加密模块均可以对所述第一加密模块存储的所述密钥或者所述第二加密模块存储的所述密钥进行解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琦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琦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1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