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孔动态装配过程中的装配参数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81691.6 | 申请日: | 201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刘志华;张之敬;王子夫;张棋荣;尚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仇蕾安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装配 过程 中的 参数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孔动态装配过程中的装配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装配的轴和孔的几何形貌进行参数化表征;步骤二,设定轴和孔装配评价指标;步骤三,根据轴和孔的几何形貌设定轴孔装配的约束条件;步骤四,以评价指标为最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在轴孔装配的约束条件下求解最优的装配参数,本发明能够根据轴孔局部形貌,精确定量地计算装配位姿、装配角度和装配方向,给出实际装配工艺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参数优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孔动态装配过程中的装配参数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轴孔连接是机械系统中常用的连接方式,轴孔装配的对象为轴孔零件,轴孔类零件的典型特征是圆柱,目前的几何尺寸和公差(GDT)标准规定,圆柱形制造零件的几何形状应根据其圆度、直线度、圆柱度和直径来表征。但是,此标准使用最大峰谷值来定义形式误差,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几何描述,并不能真实表征零件的真实几何形貌,所以此标准下轴孔装配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轴孔装配进入方向不匹配、轴孔方向装偏,轴孔径向位移,装配相对角度偏差等导致匹配度差、装配过程表现为装配干涉装配不顺利。轴孔装配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装配过程中随着装配深度L的变化,也会引起装配位姿不匹配的情况。这些问题最终不仅仅表现为装配过程干涉,降低装配效率,还会导致轴孔接触不均匀,干涉情况强制装配导致零件破损,最终会导致装配精度不高、精度保持性差等问题。因此研究轴孔装配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仅有方法为基于传统公差方法,将公差分级轴孔公差等级分组,进行分组选配提高装配精度,由于公差并不能表征轴孔详细几何特征,因此这种方法不能表征实际装配特征、无法表达实际装配状态和不能求解最优装配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孔动态装配过程中的装配参数优化方法,能够根据轴孔局部形貌,精确定量地计算装配位姿、装配角度和装配方向,给出实际装配工艺指导。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孔动态装配过程中的装配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待装配的轴和孔的几何形貌进行参数化表征;
步骤二,设定轴和孔装配评价指标;
步骤三,根据轴和孔的几何形貌设定轴孔装配的约束条件;
步骤四,以评价指标为最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在轴孔装配的约束条件下求解最优的装配参数。
进一步地,根据轴和孔之间间隙分布的均匀性设定轴和孔的装配评价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评价指标的表达式为:
其中,θ和z分别为轴和孔所在的柱坐标系的坐标值,r1(θ,z)表示由θ和z所确定的轴上某点的半径值,r2(θ,z)表示由θ和z所确定的孔上某点的半径值,σ为微小量,H表示轴的轴向尺寸,f(x)为满足/f′(x)0,f″(x)0条件的函数表达式。
进一步地,所述评价指标的表达式为:
其中,θ和z分别为轴和孔所在的柱坐标系的坐标值,r1(θ,z)表示由θ和z所确定的轴上某点的半径值,r2(θ,z)表示由θ和z所确定的孔上某点的半径值,σ为微小量,H表示轴的轴向尺寸。
进一步地,采用修正高斯骨干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最优化问题的计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际装配中的孔轴配合切面图。
图2(a)为本发明进行轴孔装配的轴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进行轴孔装配的孔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1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