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批记录自动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0795.5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6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唐会天;瞿学文;李贤东;翟志刚;林耿彬;罗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记录 自动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批记录自动生成方法,包括:获取设备属性数据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监控数据,建立生产数据库;提取设备属性数据并与监控数据进行索引;对进行索引后的所述监控数据和设备属性建立数据模型;在单元格中配置设备属性数据并设置引用路径,将引用路径引用到后台操作区;将单元格中的所有签名栏设置关联并配置引用路径,把引用路径与数据模型连接并对不匹配的单元格取消关联;将建立的数据模型应用在后台操作区并根据数据模型对单元格自动填充监控数据以及对签名栏自动填充签名;本发明方法实现了自动填写监控数据、自动统一签名、采集分析数据并自动将分析数据填写在表格中,使得操作更加方便,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事务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批记录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流程企业生产过程工作流技术要解决的是复杂流程生产过程中多个环节的生产协同问题。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制造执行系统)是位于生产型企业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和现场层的工业控制系统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信息执行系统,对从生产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生产信息管理及数据处理,包括订单数据下达、生产指令数据下达、生产过程执行监控、现场生产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处理及上报等内容,是复杂流程生产过程实现生产信息处理及人机交互的关键,然而,MES系统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多种监控数据,由于表格的单元格中预先设置有相应的设备数据,我们需要把生产过程中获取的监控数据根据单元格的配置信息对单元格进行数据填写;并对设备运行的过程当中自动产生的大量表格进行签名。
在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根据获取的监控数据对单元格预设的设备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再进行一一填写,不能对自主配置的表格进行自动填写;而操作人员则需要对所有的表格逐一签名,不能对自动生成的大量表格进行统一签名;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繁琐,进而浪费大量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批记录自动生成方法,以解决不能对自主配置的表格进行自动填写和不能对自动生成的大量表格进行统一签名技术问题,从而实现对自主配置的表格进行自动填写和对自动生成的大量表格进行统一签名,达到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批记录自动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设备属性数据和所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监控数据,建立生产数据库;
提取所述设备属性数据并与所述监控数据进行索引;
对进行索引后的所述监控数据和所述设备属性建立数据模型;
在单元格中配置设备属性数据并设置引用路径,将所述引用路径引用到后台操作区;
将单元格中的所有签名栏设置关联并配置引用路径,把所述引用路径与所述数据模型连接并对不匹配的单元格取消关联;
将建立的数据模型应用在后台操作区并根据数据模型对单元格自动填充监控数据以及对签名栏自动填充签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批记录自动生成方法,还包括:
获取经过处理的分析数据建立分析数据库,并将所述分析数据库通过引用路径与所述数据模型连接,通过所述引用路径调用所述数据模型自动填充分析数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提取所述设备属性数据并与所述监控数据进行索引,包括:
提取数据库中的设备属性数据,对所述属性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提取数据库中的监控数据,将提取的设备属性数据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监控数据进行相关对应,并对所述属性数据与所述监控数据进行索引。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对进行索引后的所述监控数据和所述设备属性建立数据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籍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 下一篇: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