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L高压釜不锈钢圆形线密封面修复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78560.2 | 申请日: | 201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3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孙建宇;郭繁林;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1/00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 地址: | 014035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装置 釜盖 釜口 高压釜 不锈钢圆形 密封面 线密封 转棍 研磨膏 粗磨 修磨 打磨 缺陷层 泄漏率 煤油 精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5L高压釜不锈钢圆形线密封面修复装置及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釜盖修复装置、釜口修复装置和转棍;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转棍安装在釜盖修复装置或釜口修复装置上;步骤二,使用釜盖修复装置或釜口修复装置对釜盖或釜口的密封面打磨时,在修复装置和需要进行打磨的密封面之间涂上30μm的研磨膏,采用煤油进行润滑,然后手持转棍带动修复装置对釜盖或釜口的密封面进行粗磨;步骤三,粗磨后更换5μm的研磨膏再进行精磨,直至缺陷层被清除掉。本发明使5L高压釜不锈钢圆形线密封面修复装置对高压釜釜口及釜盖重新进行了修磨,修磨后泄漏率为0,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釜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L高压釜不锈钢圆形线密封面修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釜的釜口修复一般是将釜盖和釜体取下后分别上车床进行修磨,去掉表面缺陷层,由于釜盖和釜体体积较大,需要较大的专用车床和夹具来进行车削和打磨,然后还需要进行打压来试验其密封性,目前周边厂家无法具备以上两个条件。设备调试期间,高压釜由于釜口泄露返厂进行修理,返程周期长,费用大,会对生产检测造成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由外部维修人员手工方式对密封面进行了打磨,但由于精度难以保证,反复进行了多次,修复周期长且修复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高压釜釜口接触面是影响釜的密封性能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出釜、入釜和清洗等操作过程中,釜口可能产生划痕或凹坑,如釜盖和釜口接触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纵向贯通性划伤,在使用过程中划伤部位会出现泄露,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这时就需要对密封面进行修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5L高压釜不锈钢圆形线密封面修复装置,包括釜盖修复装置、釜口修复装置和转棍;
所述的釜盖修复装置,用于对釜盖的密封面进行修磨,去掉表面的缺陷层;整体为中空圆柱体,底部设有釜盖打磨区,采用打磨颗粒设计,内径自上向下逐渐变大,与釜盖的密封面相匹配;在釜盖打磨区的上方设有活动区,用于调整釜盖修复装置的位置;在活动区的上方设有观察窗口,用于釜盖修复过程的观察使用;其中釜盖打磨区、活动区和观察窗口的中心线与釜盖修复装置的中心线共线;
所述的釜口修复装置,用于对釜口的密封面进行修磨,去掉表面的缺陷层;整体为中空圆柱体,底部设有釜口打磨区,采用打磨颗粒设计,外径自下向上逐渐变大,与釜口的密封面相匹配;在釜口修复装置内部中空的部位为镂空区,用于调整釜口修复装置的位置;其中,釜口打磨区和镂空区的中心线与釜盖修复装置的中心线共线;
在釜盖修复装置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螺纹孔A,在釜口修复装置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螺纹孔B,用于安装转棍;
所述的转棍,下端为外螺纹端,与螺纹孔相匹配;上端为手持处,用于修复时手持。
进一步的,所述的釜盖修复装置,外径为Φ160-165mm,高度为90-100mm;所述的釜盖打磨区深度为9-10mm,内径为Φ145-Φ158mm;所述的活动区固定内径Φ145mm,高度为31-35mm;所述的观察窗口内径为Φ115-120mm,高度为50-5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釜口修复装置,外径Φ160-170mm,高度为90-100mm;所述的釜口打磨区深度为20-25mm,外径为Φ145-Φ155mm;所述的镂空区固定内径Φ12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纹孔A和螺纹孔B的深度为15-20mm;所述的外螺纹端长为15-18mm,手持处长为45-65mm;所述的螺纹孔A、螺纹孔B及外螺纹端的尺寸为M10*1。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螺纹端的端部进行了0.5的倒角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持处进行滚花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8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