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弹储运箱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6037.6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君;张紫龙;黄飞;周子鸣;邬华明;张达;刘青;李盛;李磊;黄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39/26 | 分类号: | F42B39/26;H04L29/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赵伟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弹 储运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弹储运箱监控系统,包括电子感应器、通信网关和后端服务器;电子感应器设于箱体上,包括传感器组件、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箱体内部的环境数据;微处理器将环境数据和对应的箱体编号进行打包处理并将生成的数据包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通信网关;后端服务器接收通信网关发送的数据包并对其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当环境数据超出设置阈值时根据对应的箱体编号对故障箱体进行定位;本发明通过后台服务器即可实现对所有箱体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快速定位故障箱体,实现对储运箱及整个仓库的环境指标的自动、实时监测,实现导弹库房管理的无灯化、无人化,便于大规模自动化监控,有效提高导弹的故障检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化的导弹储运箱维保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导弹属于长期贮存、一次使用的作战武器,从出厂交付到使用完毕或退役的全寿命周期内,大部分时间是在贮存状态下度过的,因此其贮存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用来保证导弹装备在规定的贮存期内能够维持规定的功能。美军研究数据表明:环境造成武器装备的损坏占整个使用过程中损坏的50%以上,超过了作战损坏,在库存期,环境损坏造成的比例占整个损坏的60%。因此,导弹贮存可靠性的高低,是关系到导弹能否及时投入使用和部队战斗力能否迅速形成的重大问题。
目前使用的导弹储运箱智能化程度低,内部温、湿、压等指标数据的监测主要由物理方式采集,人工查看确认的方式,以湿度检测为例,传统手段采用人眼观察箱内化学药剂的颜色变化作为指示方式,一方面存在主观偏差,另一方面存在药剂失效等风险,漏检概率较大。又如,导弹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外界气压变化,导致储箱漏气造成瘪弹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由于发现不及时,容易造成导弹失效故障。随着军贸产品出口的增加,如果同一批次有上百发、甚至数百发弹同时存储在一个库房内,将需要设置专人专岗定期对箱内导弹进行监测维护,工作量大,延长了故障检修周期,降低了导弹的贮存寿命,维护管理成本较高。此外,该方式没有对大量有价值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不利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导弹储运指标评价体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弹储运箱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导弹箱体内外的温度、湿度、压力、气体浓度等关键指标参数,通过自适应组网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上传,实现导弹库房管理的无灯化、无人化,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导弹监控方法严重依赖人工,导致漏检概率大、故障检修不及时、监控工作量大、成本高、不利于延长导弹贮存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弹储运箱监控系统,包括电子感应器、通信网关和后端服务器;
所述电子感应器设置于箱体上,包括传感器组件、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箱体内部的环境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环境数据和对应的箱体编号进行打包处理并将生成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通信网关;
所述通信网关用于获取各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包并按照设定的时间周期将该数据包发送至后端服务器;
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包并对其内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当该环境数据超出设置阈值时根据对应的箱体编号对故障箱体进行定位。
优选的,上述导弹储运箱监控系统,还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无线局域网或移动网络方式与后端服务器进行通信,向后端服务器发出数据请求以获取并显示后端服务器中的监控数据,包括环境数据和故障信息;并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用户数据并将其上传至后端服务器;所述用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维修记录、出入库记录、导弹信息。
优选的,上述导弹储运箱监控系统,其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传感器组件采集的压力值、设定的标准压力值以及保护气体的浓度值计算需充入的气体量。
优选的,上述导弹储运箱监控系统,还包括通过气管与箱体内部连通的充气泵;所述充气泵根据微处理器计算得到的气体量向箱体内部充入保护气体以维持箱体内部的气压处于标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6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记忆合金式不敏感弹药的泄压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线电引信测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