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体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5902.5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康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松超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5153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建筑 养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体养护系统,其包括循环泵和水箱,于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进水管与供水管,所述水箱的底部与进水管连通,并于水箱上部连接有回水管;还包括用于缠绕在建筑体上的一条或串连的多条养护带,以及用于束紧缠绕的养护带的一条或串连的多条固定带。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了基于该养护系统的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体养护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养护系统可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体的养护,且其避免了现有养护方式中频繁钩挂操作的麻烦,并能够避免设置围水堰的麻烦,并在养护完成后也便于养护系统的拆除,而有着更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和市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体养护系统,同时,本发明也涉及基于该养护系统的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工程或市政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体,诸如桥墩、烟囱、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和桩基承台,在其浇筑完工后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以使混凝土结构达到设定的结构性能。
以混凝土桥墩为例,特别是大高度的混凝土桥墩,桥墩建设质量的好坏与混凝土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混凝土强度除了与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有关,与建设完成后的养护过程也有着很大的联系。目前,对于大高度桥墩并没有较为适宜的养护手段,一般的养护模式均为通过塑料袋等包裹,并定期进行洒水,这种养护方式因受制于桥墩高度,洒水困难,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克服现有常规养护的不足,有人开发出了在桥墩上包裹墩柱衣,并在桥墩底部设置围水堰的养护方式,其中的墩柱衣中包含有吸水材料制成的置水层,且墩柱衣也为通过挂钩孔与拉筋钩连接于一起的若干块构成,围水堰用于存储流下的多余水量,并可过滤后重复使用。该养护方式虽然相比于现有一般养护模式可获得较好的养护效果,且无需人员登高洒水、降低了安全隐患,以及循环用水,也能够节约水量。不过,上述方式也存在墩柱衣施工及拆除不便,且建设围水堰也增加了施工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体养护系统,以期能够克服现有养护方式的至少一点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体养护系统,其包括:
循环泵,于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进水管与供水管;
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与进水管连通,并于水箱上部连接有回水管;
一条或串连的多条养护带,所述养护带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贴合相连的保护层、保温层、外丝网层、储水层和内丝网层构成的长条带状的本体;且于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适配布置、以可使不同所述本体串连的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且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外凸于本体的端部外,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位于本体的外侧面上;并于所述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适配布置、以可卡接相连的第一卡接单元和第二卡接单元,且所述第一卡接单元具有沿本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外凸于本体外的若干卡头,所述第二卡接单元具有沿本体长度方向布置于本体外侧面上的卡槽;还包括亦于所述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的沿本体长度方向布置的输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输水管与出水管截面为矩形并构成对所述储水层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夹设,且于所述输水管及出水管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管头,于所述输水管的与储水层相接的一侧端面上、及正对于本体内侧的一侧端面上分别设有滴水孔,于所述出水管的与储水层相接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回水孔,所述回水孔的孔径大于滴水孔;
一条或串连的多条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由弹性材质制成的长条带状,且于所述固定带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适配布置、以可使一条所述固定带的首尾两端、或是不同所述固定带串连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由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可使一条所述固定带或多条串连的所述固定带围构成环状。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采用PVC软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采用橡塑保温棉,并与所述保护层相粘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松超,未经康松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5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