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5752.8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郝建豹;王玉鸿;谢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9/00 | 分类号: | F24F9/00;F24F13/08;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赫;李海建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潮处理 室门 层流装置 内导流装置 导流装置 流装置 图书馆 进气口 出风口 出气口 对位 对向 对位配合 室内环境 室内空间 室外空间 书库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包括位于室门内侧的内层流装置以及位于室门外侧并与内层流装置平行对位的外层流装置;还包括位于室门内侧并与内层流装置对位的内导流装置,内导流装置与内层流装置分别位于室门的对向两侧,且内导流装置的进气口朝向内层流装置的出风口,内导流装置的出气口朝向室内空间;此外还包括位于室门外侧并与外层流装置对位配合的外导流装置,外导流装置与外层流装置分别位于室门的对向两侧,且外导流装置的进气口朝向外层流装置的出风口,外导流装置的出气口朝向室外空间。该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彻底地对书库等室内环境实施防潮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的图书馆防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防潮除湿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该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的图书馆防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地区及北方地区的阴雨季节,空气相对湿度通常高达80%以上,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相对湿度几乎饱和,在此情况下,一旦打开书库门窗,潮湿空气涌入室内,会导致地面、书架上即刻结露,同时,会导致书库里的图书因湿度过大而发霉,一旦读者或图书管理人员动一下图书,大量的霉菌包子充满空间,对读者和管理人员的健康危害极大,也使书籍受到很大损坏。
对于书库因潮湿而使书籍发霉的问题,目前采用的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及其存在的相应问题为:
(1)采用现代除湿机除湿
如果采用现代除湿机除湿,一旦书库有人进出就会形成室内外气体交换,而考虑到书库的实际环境,其日常使用时不可能没人进出,因此其内外气体交换很快,致使潮湿空气将除之不尽,而除湿机连续的工作会造成很大的能耗。所以,有些图书馆在高湿时期只有闭馆,方可防止潮气浸入书库,但闭馆会影像图书的流通,图书馆失去存在的意义。
(2)吸附法除湿
在书库内分散投放吸附剂或干燥剂(如:氯化钙等),这种方法只有在书库封闭时有用,一旦书库开放则效果更差,同时给书库内带来的垃圾清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3)低温防霉
降低书库内的温度,防止霉菌孢子繁殖,将温度降低到0℃及以下,霉菌孢子的繁育才能得以抑制。可是,无论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年四季还是北方地区的阴雨季节,若要得到如此低的书库温度,其相应的温度调节设备的耗能相当可观,且由于库内温度过低,结露现象将更加严重,导致读者和图书管理人员无法在书库内长时间逗留。
(4)强制通风
强制通风可以极大地降低库内细菌孢子的浓度,减少霉菌对书籍和人体的危害,平衡库内外温度。可是,强制通风技术受到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只有当室外空气的相对湿度不高于50%时,强制通风才有效果,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而对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的阴雨季节,几乎没有相对湿度低于50℃时候,因此,该强制通风措施的具体实施难度也较大。
因此,如何高效彻底地对书库等室内环境实施防潮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该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彻底地对书库等室内环境实施防潮处理。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的图书馆防潮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书馆防潮处理装置,包括位于室门内侧的内层流装置以及位于室门外侧并与所述内层流装置平行对位适配的外层流装置;
还包括位于室门内侧并与所述内层流装置对位配合的内导流装置,所述内导流装置与所述内层流装置分别位于室门的对向两侧,且所述内导流装置的进气口朝向所述内层流装置的出风口,所述内导流装置的出气口朝向室内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5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