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偏磷酸钠增强ε-聚赖氨酸或其盐酸盐抑菌性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5400.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岳成;郑伯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特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526 | 分类号: | A23L3/3526;A23L3/35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朱莹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赖氨酸 盐酸盐 六偏磷酸钠 抑菌性 协同增效作用 物质结合 增效 蛋白质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增效使用方法,即六偏磷酸钠用于增强ε‑聚赖氨酸或其盐酸盐抑菌性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与六偏磷酸钠结合使用可达到协同增效作用,抑菌性更好,并且可解决ε‑聚赖氨酸、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增效使用方法,即六偏磷酸钠用于增强ε-聚赖氨酸或其盐酸盐抑菌性的应用。
背景技术
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是一类生物型防腐剂,具有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强、抑菌谱广、适用pH范围大等优点,1989年日本在添加剂目录表中把ε-聚赖氨酸归属于一种天然添加剂,归档为既存添加物,并允许使用;随后,韩国也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2003年美国FDA正式批准(GRAS Notice No.GRN000135)ε-聚赖氨酸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2014年4月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ε-聚赖氨酸、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在某些液态食品(如鲜牛奶、果汁饮料)中会出现絮凝分层现象(图1所示),抑菌性大大降低,极大限制了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在食品中的应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未发现能有效增强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抑菌活性的方法,因此研究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在食品应用中的增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与六偏磷酸钠结合使用可达到协同增效作用,抑菌性更好,并且可解决ε-聚赖氨酸、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的问题。
六偏磷酸钠用于增强ε-聚赖氨酸或其盐酸盐抑菌性的应用。
六偏磷酸钠用于抑制ε-聚赖氨酸或其盐酸盐与蛋白质、多糖结合的应用。
ε-聚赖氨酸或其盐酸盐与六偏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5~60,优选为1︰15~45,更优选为1︰21或1︰25。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品防腐剂及其用途。
一种食品防腐剂,由ε-聚赖氨酸或其盐酸盐和六偏磷酸钠组成。
ε-聚赖氨酸或其盐酸盐与六偏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5~60,优选为1︰15~45,更优选为1︰21或1︰25。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将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或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按一定比例结合使用,可增加ε-聚赖氨酸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抑菌效果,同时可防止ε-聚赖氨酸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
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均富含阳离子,能与带有阴离子的物质有强静电作用力,在复杂的食物体系中,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会与带有负电荷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与蛋白质、多糖结合在某些液态食品(如鲜牛奶、果汁饮料)中会出现絮凝分层等直观现象,图2为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与六偏磷酸钠结合使用对果汁、牛奶稳定性作用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向果汁和牛奶中加入一定量的ε-聚赖氨酸或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后,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是由于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带阳离子电荷,能够与带阴离子电荷的蛋白质和多糖结合,而果汁饮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糖因此会产生明显的絮凝分层现象,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也能与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结合产生絮凝分层现象,这大大限制了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的应用,使其不能应用到牛奶和果汁饮料中。但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与六偏磷酸钠结合使用时未发现果汁饮料、牛奶中加入后没有观察到任何明显的絮凝和分层现象,这说明此种增效剂能够很好的抑制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与蛋白质、多糖结合产生絮凝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ε-聚赖氨酸及其盐酸盐对鲜牛奶、果汁饮料稳定性影响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特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特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5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