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3629.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利岩;黄晓梅;吴昆;史珺;姚明峰;吕满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3/36;C08K3/26;C08K3/40;C08K7/18;C08K3/34;C08J9/00;B01J20/28;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2400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多孔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成份:
环氧树脂:12-20份
活性稀释剂:2-5份
改性胺固化剂:10-14份
固化促进剂:0-1份
填料:30-50份
去离子水:18-26份;
所述的改性胺固化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在室温下将14-16重量份的1,4-环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带有冷凝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70-75℃,用恒压滴液漏斗在30-40min内滴加入12-15重量份的分子量为600的端单氨基聚醚,保持反应温度在70-75℃继续反应2.5-3h,降温至30℃以下,得到反应液;
(2)在室温下,将10-14重量份的三乙烯四胺加入带有冷凝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70-75℃,用恒压滴液漏斗在30-40min内滴加入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保温1.5-2h后加入16-20重量份的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继续保温反应2-3h,降温至30℃以下,加入3-5重量份的酚醛胺,得到改性胺固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含有一个或两个环氧基团的脂肪族环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丁基缩水甘油醚、C12-14脂肪烷基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促进剂为N,N-二甲基苯胺、2,4,6-三(二甲基氨基)苯酚、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无定型或球形的无机填料,尺寸为800-6000目之间。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填料、去离子水以及固化促进剂加入到广口容器中,采用200-600转/min的速度搅拌分散,搅拌3-5min使其分散均匀并防止沉降,得到混合物;
(2)将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以及改性胺固化剂加入到另一个广口容器,采用500-800转/min的速度搅拌分散3-5min,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并继续搅拌分散4-6min,再采用模具浇注成型,得到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
8.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固液分离、吸附、陶瓷模具领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氧树脂多孔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陶瓷工业高压注浆成型工艺的多孔模具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36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