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电池包内部温度实时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3233.8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5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媛;方正;杨正;孔佳莹;马润思;黄涛;李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6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林燕玲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缩 感知 理论 电池 内部 温度 实时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电池包内部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针对指定型号的动力电池包设计完备的传感网络;
2)在充放电条件下采集动力电池包工作过程中的完备的温度数据;
3)选择电池包内部分测温节点作为实际应用中的实测点,建立实测点到所有温度节点映射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4)通过采集的数据训练得到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合适权值参数;
5)利用与训练数据互异的实测数据测试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正确性;
6)调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感知电池包内某些特定位置温度来预测其他位置的温度状态,从而完成对电池包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电池包内部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选择电池包内需要进行实测的温度位置,并在这些位置安放热电偶传感,完成热电偶传感器、测温仪、负载或充电设备与PC机四者间的硬件连接与软件通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电池包内部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算法,LSTM算法,训练出适用于该电池包的模拟温度场模型,建立实测点到所有温度节点映射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电池包内部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合适权值参数包括有损失函数、激活函数、批次大小、正则化比例、时间步、网络层数与隐藏单元个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电池包内部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若实测温度与感知预测的温度误差始终控制在0.6℃以内,即认为该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误差大于0.6℃但小于5℃时,则通过调整权值参数优化模型;其中,0.6℃是通过人为设定的预测精度确定的,温度场电池单体最大温度差范围为30℃,要求精度达到98%,则允许最大误差为:(1-0.98)*3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电池包内部温度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若多次优化后始终不能满足误差要求或温度误差大于5℃时,则返回步骤3),应用新的算法训练出适用于该电池包的模拟温度场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32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