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3116.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岳克强;郑兴;孙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系统 无源RFID标签 智能终端设备 物联网技术 云平台 垃圾 称重模块 称重设备 方便运输 监管作用 垃圾运输 日常垃圾 实时监控 数据分析 行为产生 有效收集 运行调度 运行轨迹 运行效率 综合评价 垃圾车 智能 大数据 分类 监控 垃圾箱 称重 住户 调度 携带 源头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无源RFID标签,称重模块,手持智能终端设备,分类后端云平台系统;所述无源RFID标签安装在垃圾箱上,用于标识不同的住户;所述称重设备安装在垃圾收运车上,用于垃圾称重;所述手持智能终端设备由垃圾收运人员携带,用于垃圾分类的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收运车的运行轨迹监控;所述后端云平台用于垃圾分类综合评价和垃圾车的运行调度。本发明有效收集垃圾分类源头信息,对日常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监管作用;对垃圾运输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与调度,提升垃圾分类运行效率的同时方便运输管理;掌握各县镇村的垃圾分类全过程大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对垃圾分类起到指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环保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城市环境、城镇环境不同,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种类及数量相对市镇来讲有着自身特色,如农用薄膜与餐厨垃圾及塑料口袋、塑料瓶等日常生活垃圾共同构成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同类垃圾的产生量少于市镇,且具有产生分散、收集难的特点。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遵循着“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原则,重点放在垃圾收集设施的建设上。但是,由于农村环境特点和地理交通条件,“镇转运”难以全部实现,加之村民居住分散、环保意识不强、缺乏有效引导,生活垃圾基本处于“户无分类、村难收集”的状况,不少已建好的垃圾收集设施因后期管理不善致使闲置浪费或被破坏甚至成为新的集中污染源,因此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垃圾分类从农村做起更有优势,加强宣传引导和提供条件,农村有条件走出一条不同于城市的分类利用减量化之路。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新农村建设,需要围绕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公类处理,加快建立公类投放要定时、分类收集要定人、分类动输要定车、分类处理要定位的“四分四定”垃圾处理体系。基于上述需求,本发明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其方法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前农村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技术解决农村垃圾分类监管和垃圾运输监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工作方法。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包括无源RFID标签,称重模块,手持智能终端设备,分类后端云平台系统;所述无源RFID标签安装在垃圾箱上,用于标识不同的住户;所述称重设备安装在垃圾收运车上,用于垃圾称重;所述手持智能终端设备由垃圾收运人员携带,用于垃圾分类的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收运车的运行轨迹监控;所述后端云平台用于垃圾分类综合评价和垃圾车的运行调度。
作为优选,每个住户具有唯一垃圾箱,无源RFID标签在使用前关联住户的手机号码信息,住户每天能够实时收到当天垃圾分类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称重设备包括称重传感器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称重传感器模块用于对垃圾桶进行称重,蓝牙模块用于将称重的数据上传到手持智能终端。
作为优选,手持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对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价评分的功能。
作为优选,手持智能终端由MCU控制模块、RFID读写模块、GPS/BD导航模块、摄像头模块、蓝牙通信模块、2G/3G/4G/NBIoT无线通信模块构成。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运行前,每一住户的每个垃圾桶安装无源RFID标签,通过后端云平台系统将RFID标签与农户个人信息与使用的垃圾桶进行关联,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到每一位住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3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园林树木信息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