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72369.7 | 申请日: | 201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2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杜召彬;祁新安;刘志远;李廷峰;万宏凤;王艳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张权 |
| 地址: | 450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计算机 网络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本发明利用扇形齿轮间歇驱动第七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形成一个顺序的发生器,使本发明在遇到火灾时成功得完成拔线、往回收线、背板回缩以及盖板与矩形块盖合的动作,将大数据计算机进行有效地保护,其中加入了卡紧装置,使得盖板与矩形块之间的卡紧变得非常可靠,同时,在加入卡紧装置的同时又加入了解锁装置,解锁装置同样依靠扇形齿轮进行触发,结构巧妙,操作简单,本发明在在发生火灾或者即将发生火灾时,能很好得对大数据计算机起到保护作用,防护火灾效果好,能有效得将火灾对大数据计算机的损失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而针对大数据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防护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应对办法,大数据计算机如果在没有防护的状态下受到损坏,将对一个企业或者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特别是在网络电路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发生火灾等不可控的灾害,对大数据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坏,现有技术中针对大数据计算机防御火灾灾害的装置很少,且防护效果差,不能对大数据计算机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亟待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火灾时,现有技术不能对大数据计算机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且防护火灾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方案为: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箱体,多组所述箱体竖向连接在一起构成大数据计算机的储存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连接有一矩形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开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放置有大数据计算机,所述底座上端四周的边缘连接一与之相匹配且包围在大数据计算机四周的第一矩形框,所述第一矩形框上端面内竖向滑动配合有一第二矩形框且满足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不脱离,所述第二矩形框的上端面内竖向滑动配合一第三矩形框且满足第二矩形框和第三矩形框不脱离,所述第三矩形框后端面上方的左右两侧螺纹配合一竖向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丝杠,两组所述第一丝杠的上端螺纹配合一盖板,所述第一丝杠上与第三矩形框和盖板螺纹配合的旋向相反,所述盖板和第三矩形框相互配合,满足两者可盖合在一起,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与第一矩形框之间连接有两组卡紧装置,满足卡紧装置可限制盖板和第一矩形框发生脱离,两组所述第一丝杠的下端同轴连接一蜗轮,两组所述蜗轮啮合一横向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蜗杆,所述底座的后端纵向滑动连接一竖向设置的背板,且满足背板与底座之间不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2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务器及其硬盘支架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用计算机主板的防护安装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