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机载监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1110.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振;毛继志;杨小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H04L1/22;G01S19/4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中兴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链路 机载 监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机载监视系统。本发明包含综合处理单元、交通天线单元、GNSS天线、卫星天线单元;所述交通天线单元用于接收全向天线感应的L波段的射频信号并送往综合处理单元;所述综合处理单元监听并检测机载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如设备正常则所述机载监视系统保持静默状态,否则将通过卫星链路、ADS‑B以及北斗短报文输出监视信息;所述卫星天线单元用于收发卫星通讯信号;所述GNSS天线接收北斗导航卫星及其GNSS的导航定位信息。本发明实现对现有机载监视设备的监测,在系统异常时通过多种链路实现输出航空器的监视信息;本发明仅需接入应急电源,即可完成系统的功能,实现不受人为失误和恶意入侵影响的飞机监视信息的获取与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机载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机载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航空器数量快速增加,然而对航空器的监视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法支撑我国航空事业的安全高效运行。2014年的马航MH370失联再次敲响了航空监视安全的警钟,其隐患主要表现在:
(a)人为因素可较为容易地侵入航空器安全保障体系,当发生飞行员人为操作而导致通信中断、数据丢失、监视障碍的情况,当前还没有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对航空器的持续监视;
(b)以地面监视手段为主的当前航空器监视体系全球覆盖能力不足,单一的体系架构下航空器监视信息易受外界因素阻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备用的航空器监视系统,实现不受人为失误和恶意入侵影响的飞机监视信息的获取与传输,在不影响现有机载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为航空器提供可靠的监视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机载监视系统,包含综合处理单元、交通天线单元、GNSS天线、卫星天线单元;所述交通天线单元用于接收全向天线感应的L波段的射频信号并送往综合处理单元;所述综合处理单元监听并检测机载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如设备正常则所述机载监视系统保持静默状态,否则将通过卫星链路、ADS-B以及北斗短报文输出监视信息;所述卫星天线单元用于收发卫星通讯信号;所述GNSS天线接收北斗导航卫星及其GNSS的导航定位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现对现有机载监视设备的监测,在系统异常时通过多种链路实现输出航空器的监视信息;本发明机载监测系统采用无损安装设计,仅需接入应急电源,即可完成系统的功能,实现不受人为失误和恶意入侵影响的飞机监视信息的获取与传输;本发明以通过不同维度的链路冗余和备份,不同运行场景下的链路管理,不同运行状态下基于链路能力的信息分级等措施,尽可能保证航空器关键信息可以不受设备失效、人为异常等外界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机载监视系统交联图。
图2为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机载监视系统功能框图。
图3为综合处理单元物理框图。
图4为L波段射频综合模块功能框图。
图5为综合控制管理及电源模块功能框图。
图6为卫星通信模块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机载监视系统由1个综合处理单元、2个交通天线单元、1个GNSS天线、1个卫星天线单元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1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防碰撞系统以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场场面光电监视告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