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泵送的高强度混凝土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0364.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斯进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度混凝土 泵送 配方 高密度聚丙烯 聚羧酸减水剂 无水亚硫酸钠 糖稀 二级粉煤灰 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工程 六偏磷酸钠 液态硬化剂 三乙醇胺 使用寿命 树脂纤维 砂岩 保水性 丙二醇 粗骨料 二甘醇 沸石粉 混合砂 磨细砂 细骨料 消泡剂 增效剂 粘聚性 转炉渣 地表水 混凝土 | ||
一种易于泵送的高强度混凝土配方,普通硅酸盐水泥100~200份、C类二级粉煤灰55~75份、液态硬化剂30~45份、砂岩20~35份、转炉渣35~45份、高密度聚丙烯树脂纤维11~19份、混合砂23~28份、沸石粉27~33份、聚羧酸减水剂15~21份、CTF混凝土增效剂23~25份、地表水120~240份、磨细砂31~40份、无水亚硫酸钠28~49份、六偏磷酸钠45~55份、糖稀12~20份、三乙醇胺40~55份、丙二醇5~12份、二甘醇13~19份、细骨料21~29份、粗骨料15~17份、消泡剂粉末26~38份,提高了后期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泵送的高强度混凝土配方,属于混凝土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混凝土碱集料反应为主要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碱集料反应(简称AAR)是指混凝土集料中某些活性矿物(活性氧化硅、活性氧化铝等)与混凝土微孔中的碱溶液产生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生成物体积增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使用,现有的混凝土大多采用水泥、砂、石子混合水制造,当原料配合比不合理时,混凝土表面易出现裂纹,抗拉强度不高,耐腐蚀性差,且抗渗能力差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泵送混凝土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差,砂率不稳定等原因,造成泵车堵管,工地和搅拌站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甚至会影响工程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易于泵送的高强度混凝土配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泵送的高强度混凝土配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泵送的高强度混凝土配方:所述配方的原料和重量份数如下:普通硅酸盐水泥100~200份、C类二级粉煤灰55~75份、液态硬化剂30~45份、砂岩20~35份、转炉渣35~45份、高密度聚丙烯树脂纤维11~19份、混合砂23~28份、沸石粉27~33份、聚羧酸减水剂15~21份、CTF混凝土增效剂23~25份、地表水120~240份、磨细砂31~40份、无水亚硫酸钠28~49份、六偏磷酸钠45~55份、糖稀12~20份、三乙醇胺40~55份、丙二醇5~12份、二甘醇13~19份、细骨料21~29份、粗骨料15~17份、消泡剂粉末26~38份。
所述配方的原料和重量份数如下: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C类二级粉煤灰55份、液态硬化剂30份、砂岩20份、转炉渣35份、高密度聚丙烯树脂纤维11份、混合砂23份、沸石粉27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CTF混凝土增效剂23份、地表水120份、磨细砂31份、无水亚硫酸钠28份、六偏磷酸钠45份、糖稀12份、三乙醇胺40份、丙二醇5份、二甘醇13份、细骨料21份、粗骨料15份、消泡剂粉末26份。
所述配方的原料和重量份数如下:普通硅酸盐水泥200份、C类二级粉煤灰75份、液态硬化剂45份、砂岩35份、转炉渣45份、高密度聚丙烯树脂纤维19份、混合砂28份、沸石粉33份、聚羧酸减水剂21份、CTF混凝土增效剂25份、地表水240份、磨细砂40份、无水亚硫酸钠49份、六偏磷酸钠55份、糖稀20份、三乙醇胺55份、丙二醇12份、二甘醇19份、细骨料29份、粗骨料17份、消泡剂粉末38份。
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易于泵送的高强度混凝土配方,易于泵送和施工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缓混凝土内部的碱集料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提高了后期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并且利用该配方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明显提高,同时极大的缓解了对煤粉的依赖,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斯进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斯进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0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