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外压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结构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70012.5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忠;王亚朋;王鹏飞;彭玉刚;田谋锋;黄巧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B29C70/54;B29C7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徐颖超 |
| 地址: | 102101 北京市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外压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方法 | ||
1.一种耐外压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所设计筒体的结构尺寸参数,确定所述所设计筒体的铺层拟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性能参数;所述结构尺寸参数包括:筒体长度、筒体内径、筒体外径、筒体厚度、最大允许重量;所述材料性能参数包括:纤维方向弹性模量、纤维横向弹性模量、面内泊松比、副泊松比、面内剪切模量、纤维方向拉伸强度、纤维方向压缩强度、纤维横向拉伸强度、纤维横向压缩强度、面内剪切强度、单层厚度;
b、确定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缠绕角度,所述所设计筒体的外侧和内侧的所述铺层的所述缠绕角度为60°~89°,中间的所述铺层的所述缠绕角度为30°~50°;
c、计算所述所设计筒体的所述铺层的等效性能参数,所述等效性能参数包括:环向模量、轴向模量,泊松比、环向弯曲模量、轴向弯曲模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所述等效性能参数:
Q66=G12
其中:ν12表示面内泊松比;ν21表示副泊松比;E1表示纤维方向弹性模量;E2表示纤维横向弹性模量;G12表示面内剪切模量;θ表示缠绕角度;N表示总的铺层数;k表示当前铺层序号;z表示当前铺层的厚度坐标;i,j表示自然数,分别取1,2,6;t表示筒体厚度;Eh表示环向模量;Ea表示轴向模量;νah表示泊松比;Ehf表示环向弯曲模量;Eaf表示轴向弯曲模量;
d、计算所述所设计筒体的外压临界压力,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所述外压临界压力:
C21=C12
C31=C13
C32=C23
其中:Pcr表示外压临界压力;m表示所述所设计筒体的轴向失稳时的半波数,取1;n表示所述所设计筒体环向失稳时的半波数,取3;R表示所述所设计筒体的外半径;F表示设计的安全系数;L表示筒体长度;
e、判断计算获得的所述外压临界压力是否大于工作压力,若大于则进行下一步,若不大于则返回步骤b重新调整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所述缠绕角度,进行新一轮的结构设计;
f、计算所述所设计筒体的内部应力参数,所述内部应力参数包括:径向应力,环向应力和轴向应力;
g、判断环向应力是否小于纤维方向压缩应力;或,判断轴向应力是否小于纤维横向方向的压缩强度,若小于则输出设计方案,若不小于则返回步骤b重新调整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所述缠绕角度,进行新一轮的结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00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