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69423.2 申请日: 2018-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9535981A 公开(公告)日: 2019-03-29
发明(设计)人: 石强;赵同嘉;沈浩;吴君;黄晨;刘坐镇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75/04 分类号: C09D175/04;C09D5/24;C09D5/08
代理公司: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代理人: 罗大忱
地址: 20150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导静电涂料 水性聚氨酯 聚异氰酸酯 制备 发明生产工艺 耐腐蚀性能 贮存稳定性 导电材料 聚多元醇 耐水性能 施工性能 室温固化 涂膜干燥 导静电 机溶剂 质量比 涂膜 组份 平整 毒害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导静电涂料,由A、B两组分组成,A组份,含有水性聚多元醇和导电材料,所述的B组分为聚异氰酸酯,质量比:聚异氰酸酯:水性聚多元醇=1:6‑7。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贮存稳定性优异,施工性能好,涂膜干燥快,干燥后涂膜平整,耐水性能优异,耐腐蚀性能好,导静电效果佳,可室温固化,不含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不会产生毒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导静电涂料

背景技术

在某些需要排除静电影响的场所,如电子厂、精密仪器制造厂、电器控制室及易燃易爆的场所,静电的排除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防腐导静电涂料多以碳系、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等溶剂型涂料为主,其缺点主要有涂料添加量大,使得溶剂型涂料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对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

伴随着水性涂料的发展,水性导静电涂料也应运而生,但是与传统的溶剂型导电涂料相比,其性能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涂料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涂层对基材的附着性、柔韧性、及抗静电性。目前水性导静电涂料主要以水性环氧涂料为主,在应用纳米材料也主要以纯化的纳米碳管为主,其生产工艺较为繁琐且生产周期长;抑或采用石墨烯作为导静电材料,而石墨烯由于其本身特性,使得其较难分散,需要额外的采用超声等方法进行辅助分散。但是水性环氧导静电涂料虽然具有较好的粘结强度和耐磨性,但始终存在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缺点,如:抗划伤性差,刚性易开裂,不能在户外使用等等。

聚氨酯墙面涂料以其优异的耐候性、柔韧性、流动性、机械性能及耐化学品型、施工方便等特点,其综合性能更为优异,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而水性聚氨酯涂料以其无毒无臭、无污染、不易燃烧、成本低、不易损伤被涂饰表面、易于清理等优点,同时,还具有溶剂型聚氨酯涂料所固有的高硬度、耐磨损等优异性能。另外,工程在施工时,一般工期短,且基体含水率高,传统的墙面涂料与基体的粘结力较差,容易起皮、开裂,而水性聚氨酯墙面涂料以水为介质,与基体的粘结力增强,避免了传统墙面涂料的种种劣势。

目前水性聚氨酯导静电涂料中的导电材料往往采用炭黑等深色材料或者采用其他导电材料进行复配使用。专利:CN 101117528A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单组份聚氨酯涂料制备方法,但是该发明的导电材料用炭黑制备,颜色较深,不适用于制备浅色聚氨酯涂料。CN103740252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该法明采用的导电材料是碳纳米管与导电炭黑的复合材料,其颜色较深不适用制备浅色涂料,同时碳纳米管需要进行酸洗及超声处理,生产工艺较为繁琐,不仅造成生产周期的延长,同时还会消耗大量不必要的能源。CN 103980809 A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了氧化锌晶与导电云母粉作为符合导电材料,其氧化锌晶需要前期处理,生产工艺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水性聚氨酯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导静电涂料,由A、B两组分组成;

所述的A组份,含有水性聚多元醇和导电材料,所述的B组分为聚异氰酸酯,质量比:聚异氰酸酯:水性聚多元醇=1:6-7。

以A组份的总重量计,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所述的水性聚多元醇为阴离子聚丙烯酸分散体,其特性为羟基含量约为0.8%,粘度为20-200mPa.s,且具有卓越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可采用科思创公司牌号为Bayhydrol XP2457的产品,或者普凯瑞公司牌号为PRO-AY1103的产品;

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酞青蓝、酞青绿、耐晒黄G,其中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钛白粉,为主要颜料,其余色粉可根据颜色需求等量替换部分钛白粉。

所述填料选自金红石型钛白粉、滑石粉或色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9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