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疼痛的药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8686.1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6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涛;辛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19 | 分类号: | A61K31/519;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疼痛 药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缓解疼痛的药物及其用途。所述缓解疼痛的药物至少含有吴茱萸次碱,优选为由吴茱萸次碱与鸭嘴花碱、鸭嘴花碱盐酸盐、鸭嘴花碱富马酸盐、鸭嘴花碱酮中的一种组合,进一步优选为由吴茱萸次碱、鸭嘴花碱酮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制成。其中吴茱萸次碱和鸭嘴花碱酮的重量份比为吴茱萸次碱8~16重量份、鸭嘴花碱酮3重量份。其制剂优选为外用凝胶剂。小鼠扭体实验等显示,本发明的缓解疼痛的药物具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具有作为镇痛药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疼痛的药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疼痛通常理解为外界刺激导致人体产生的痛觉反应。而痛觉的敏感程度则因人而异,也与某些疾病状态有关,如前列腺素本身致痛作用较弱,但它具有痛觉增敏作用较强。某些介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组胺的释放则可以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痛感。另外,神经病理性损伤也可引起痛感,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通常而言,这种神经病理性损伤会引发自发性疼痛,可能与神经电生理学等因素有关,与外界刺激所致疼痛存在机制差异。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具有镇痛效果的药物种类繁多:
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镇痛药物,镇痛效果较强,如可待因、双氢可待因、氢吗啡酮、羟考酮、美沙酮、吗啡、芬太尼、杜冷丁和曲马多等。这类药物镇痛效果较强,但容易导致药物依赖,戒断困难,往往用于重度疼痛,其应用受到严格管控。这类药物对神经病理性损伤所致疼痛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中度镇痛效果,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这类药物对各种创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慢性疼痛如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牙痛等效果较好。对神经病理性损伤所致疼痛有一定效果,但通常效果较弱。其镇痛效果通常与抑制前列腺素、5-羟色胺、组胺的释放有关。
对于神经病理性损伤所致疼痛的治疗药物通常选择钙通道阻滞剂:如普巴瑞林、三环类抗抑郁药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抗惊厥药卡巴西平等。
镇痛药物的最初来源即为天然药物,如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天然的水杨酸类物质。关于镇痛药物的构效关系缺乏能够推而广之的普遍适用性规律,或者可以说多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都显示出了一定的镇痛效果。这可能与疼痛的机理和靶点的多样性有关。已知,普巴瑞林和加巴喷丁结构相似,均具有镇痛效果。吗啡、可待因、纳洛酮也具有共同的母核结构。
在含有吲哚环的物质中,除了吲哚美辛外,一种天然含吲哚结构的生物碱conolidine也被报道具有阿片类生物碱类似的镇痛作用,而且不具有阿片类药物所存在的成瘾性等副作用;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色胺酮也具有环氧化酶-2(COX-2)抑制作用,虽然没有文献明确报道色胺酮的镇痛活性,但COX-2抑制剂已被用于镇痛。但显然,单一的吲哚环结构并不能发挥镇痛作用,这类物质发挥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还没有明确的报道。
喹唑啉结构是一种天然物质中常见的结构,喹唑啉类生物碱是天然生物碱中的一个大类。这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活性。已有文献显示,具有喹唑啉结构的一种化合物如6-1H-咪唑并-喹唑啉具有镇痛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200680055991.7 申请日:2006年08月03日)。但并不是所有的具有喹唑啉结构的化合物都具有镇痛效果。因此,喹唑啉结构是镇痛活性的不必要、不充分条件。因为不具备喹唑啉结构的物质也具有镇痛活性,而大量具备喹唑啉结构的物质仅有极少数具有镇痛活性。
总而言之,目前没用公开的文献明确吲哚环、喹唑啉环结构与镇痛活性的关系。基于个别药物的结构分析也不具备推而广之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8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