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凹绿地渗水、滞水和蓄水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7814.0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友;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04;E03F3/04;G05B19/05;G01W1/14;G01F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星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凹 绿地 雨水排放 渗水井 雨水 地块 雨水排水管道 一体化系统 建筑屋面 渗水 蓄水 控制装置电路 建筑物屋面 地面位置 控制装置 渗水盲管 总量控制 控制柜 绿地处 径流 埋设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下凹绿地渗水、滞水和蓄水一体化系统,包括:布置于建筑物屋面处的建筑屋面下凹绿地,布置于自然地块地面位置的自然地块下凹绿地,雨水渗水井,埋设于所述自然地块下凹绿地中、且与所述雨水渗水井相连的雨水渗水盲管,自所述建筑屋面下凹绿地处引出至所述雨水渗水井的雨水排水管道,安装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的管路上的雨水排放控制装置,与所述雨水排放控制装置电路连接的雨水排放控制柜。本申请可有效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设计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凹绿地渗水、滞水和蓄水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和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以应对较大强度的降雨,防止和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
目前,中心城区海绵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屋面;
2、透水沥青路面和透水铺砖人行道;
3、下凹式绿地;
4、雨水收集处理回用。
众所周知,中心城区往往缺的就是大型绿地或水域,尤其在小范围区域范围内,要完成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必须在大型建筑物屋面做文章,由于屋面下凹式绿地具备渗水和滞水功能,如果采用传统盲管排水技术,无法进一步达到蓄水和最终渗水到自然地块地下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下凹绿地渗水、滞水和蓄水一体化系统,以有效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凹绿地渗水、滞水和蓄水一体化系统,包括:
布置于建筑物屋面处的建筑屋面下凹绿地,
布置于自然地块地面位置的自然地块下凹绿地,
雨水渗水井,以及
埋设于所述自然地块下凹绿地中、且与所述雨水渗水井相连的雨水渗水盲管;
还包括:
自所述建筑屋面下凹绿地处引出至所述雨水渗水井的雨水排水管道,
安装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的管路上的雨水排放控制装置,以及
与所述雨水排放控制装置电路连接的雨水排放控制柜。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雨水渗水井中设置有水位监测仪,所述水位监测仪与所述雨水排放控制柜电路连接。
所述雨水排放控制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上的电磁阀和流量计。
所述雨水排放控制柜包括降雨量检测传感器以及与所述降雨量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均电路连接的PLC控制器。
所述PLC控制器与布置在室内的主控柜远程连接。
所述主控柜中设置有声光报警器。
所述主控柜包括显示屏。
所述雨水排放控制柜外围设置有防护装置。
所述雨水渗水井布置于所述建筑屋面下凹绿地和所述自然地块下凹绿地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7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