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阶梯式十刀外补强板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6852.4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邢丰祺;王震;王洪斌;张守凤;杨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6 | 分类号: | B21D5/06;B21D53/8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阶梯 式十刀外补强板 制造 方法 | ||
双层阶梯式十刀外补强板制造方法涉及不锈钢车体用外补强板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折弯机的挡尺替换为阶梯式双层挡尺,并按照折弯线L1、L10、L7、L6、L9、L8、L4、L5、L2、L3的十刀折弯顺序,对外补强板料件进行折弯。本发明采用阶梯式双层挡尺,其台阶可以搭料,对于一些特定料件可以多件同时加工,提高生产率;通过特定的十刀折弯顺序,可以避免料件公差经过十刀折弯所累计产生的尺寸超差,同时也能保证料件成型后的平面度;还可以将公差累计到料件的中间部位,既能保证图纸要求的尺寸不超差,也能保证料件无旁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车体用外补强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阶梯式十刀外补强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外补强板的断面形状复杂,其是由外补强板料件1通过折弯机进行十刀折弯所形成,在折弯前,根据图纸尺寸要求,在外补强板料件1上画出L1至L10共计十刀的折弯线,进而将外补强板料件1分成料件第一段1-1至料件第十一段1-11共计十一个区域段。现有的折弯方法是采用折弯机自带的挡尺对外补强板料件1进行折弯,十刀的顺序是从折弯线L1至L10顺次进行折弯。由于外补强板料件1具有延展性,此种折弯方法,很容易导致折弯后的外补强板超出图纸要求的尺寸公差;而且外补强板在折弯成型后,其平面度和关键尺寸会严重影响下个工序压马腿的质量。同时,由于外补强板折弯成型精度要求高、操作复杂,导致生产效率特别低,而且待折弯料件数量庞大,质量和产量都难以保证,因此外补强板的折弯工序长期制约着公司的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折弯方法存在的十刀折弯后尺寸超差、成型后的料件平面度较差,影响下个工序压马腿的质量,以及成型后料件易产生旁弯,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阶梯式十刀外补强板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层阶梯式十刀外补强板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折弯机的挡尺替换为阶梯式双层挡尺,该阶梯式双层挡尺包括二阶后挡A、一阶上部后挡B和一阶下部后挡C,一阶上部后挡B和一阶下部后挡C二者的止挡端面共面,一阶上部后挡B和一阶下部后挡C二者的高度和大于外补强板料件的折弯处圆弧外径R,二阶后挡A的高度大于外补强板料件的折弯处圆弧外径R;
步骤二、将一阶上部后挡B的上端面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齐平,并使外补强板料件的料件第一段的外端面靠在一阶上部后挡B的止挡端面上,利用折弯机凸模沿折弯线L1对外补强板料件进行第一刀折弯;
步骤三、保持一阶上部后挡B的上端面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齐平,将步骤二折弯后的料件第一段的后端面靠在二阶后挡A的止挡端面上,并将外补强板料件沿折弯机台面向后推,以使外补强板料件的折弯线L10置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上,再利用折弯机凸模沿折弯线L10对外补强板料件进行第二刀折弯;
步骤四、保持一阶上部后挡B的上端面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齐平,将步骤三折弯后的外补强板料件翻转180°,并将外补强板料件的料件第一段的后端面靠在一阶下部后挡C的止挡端面上,并将外补强板料件沿折弯机台面向前推,以使外补强板料件的折弯线L7置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上,再利用折弯机凸模沿折弯线L7对外补强板料件进行第三刀折弯;
步骤五、保持一阶上部后挡B的上端面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齐平,将步骤四折弯后的外补强板料件翻转180°和调换前后方向,并将外补强板料件的料件第八段的后端面靠在一阶下部后挡C的止挡端面上,并将外补强板料件沿折弯机台面向前推,以使外补强板料件的折弯线L6置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上,再利用折弯机凸模沿折弯线L6对外补强板料件进行第四刀折弯;
步骤六、保持一阶上部后挡B的上端面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齐平,将步骤五折弯后的外补强板料件的料件第十一段的后端面靠在一阶上部后挡B的止挡端面上,并将外补强板料件沿折弯机台面向后推,以使外补强板料件的折弯线L9置于折弯机凹模的上端面上,再利用折弯机凸模沿折弯线L9对外补强板料件进行第五刀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6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后背板的折弯模具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折弯单元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