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眩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66393.X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林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C03C17/3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眩光 玻璃片体 倒孔 磨边 薄膜材料 石墨模具 镀膜 预设 装载 玻璃基板表面 电子枪轰击 可见光 薄膜沉积 玻璃镀膜 玻璃基板 清洗烘干 热弯处理 视觉效果 真空镀膜 薄膜层 离子源 热弯机 透光率 溶化 烘干 放入 夹装 精雕 制作 坩埚 薄膜 切割 清洗 蒸发 | ||
1.一种具有抗眩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预设尺寸的2D玻璃基板,用高压气流或高压水流对玻璃基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将清洗烘干后的玻璃基板切割成预设大小的玻璃片体;
将所述玻璃片体装载于光学真空镀膜机上,在3×10-4~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采用电子枪轰击坩埚中的抗眩光薄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抗眩光薄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抗眩光薄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将抗眩光薄膜沉积到玻璃片体外表面,形成抗眩光薄膜层;
将所述镀膜后的玻璃片体夹装定位于CNC精雕机上进行磨边和倒孔处理,磨边和倒孔完成后对玻璃片体表面清洗并烘干;
将磨边和倒孔处理完成后的镀膜的玻璃片体装载于石墨模具中,并将石墨模具连同玻璃片体放入热弯机中进行热弯处理,形成抗眩光的3D玻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离子源的作用下将抗眩光薄膜沉积到玻璃片体外表面时,还包括:
通过光学膜厚监控仪实时监控判断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玻璃片体外表面的抗眩光薄膜的厚度和均匀度;
当所述抗眩光薄膜层厚度和均匀度达到预设厚度值和均匀度值时,电子枪停止轰击,形成抗眩光薄膜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3D玻璃通过钢化炉以设定温度以及设定时间进行钢化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为390℃-450℃,预设时间为3-8小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钢化处理完成后的所述3D玻璃凹面印刷油墨层,并进行曝光处理以及显影处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钢化处理完成后的所述3D玻璃的增透膜层形成防指纹的AF膜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是采用有机溶剂清洗剂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洗,并以超声波辅助清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D玻璃基板采用康宁玻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D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45-0.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63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